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关联理论视角下《围城》隐喻理解与翻译的多维剖析.docx
文件大小:42.55 KB
总页数:25 页
更新时间:2025-10-06
总字数:约3.27万字
文档摘要

关联理论视角下《围城》隐喻理解与翻译的多维剖析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

隐喻,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语言现象与认知工具,广泛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与思维之中。从日常交流到文学创作,隐喻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亚里士多德最早从修辞学角度对隐喻展开研究,他认为隐喻是将属于一事物的词转用于另一事物。而随着语言学的发展,现代语言学家逐渐认识到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认知世界、构建概念的重要方式。莱考夫(GeorgeLakoff)和约翰逊(Mark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隐喻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人类的思维和行动在本质上具有隐喻性。

在文学领域,隐喻的运用更是使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