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儿童康复评定.ppt
文件大小:5.46 MB
总页数:83 页
更新时间:2025-10-07
总字数:约9.47千字
文档摘要

儿童康复评定演示文稿第一页,共八十三页。

优选儿童康复评定第二页,共八十三页。

学习目标掌握原始反射的评定方法及意义掌握粗大运动功能评定的适应范围及内容熟悉粗大运动功能评定88项的内容了解丹佛、格赛尔量表的评定内容。第三页,共八十三页。

评定的目的掌握患儿功能障碍特点。对患儿的能力进行分析和量化。分析功能障碍程度与正常程度的差别。提出功能障碍的特点。为制定康复计划提供依据。对康复疗效、判定残疾等级、享有平等权利、义务及参与社会提供依据。第四页,共八十三页。

评定程序收集资料分析判断设定目标制定方案第五页,共八十三页。

评定原则a.进行身心全面评定b.重视患儿的能力及潜在功能c.正确判断原发损伤和继发障碍d.判定是否存在癫痫、智力、视觉、听觉、言语障碍。e.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f.将评定贯穿于康复过程的不同阶段。第六页,共八十三页。

治疗与评定一体化评定结论(最终评定)症状的变化变化第七页,共八十三页。

评定内容身体状况评定肌张力评定肌力评定关节活动度评定反射发育评定姿势与运动发育评定感知认知评定其他评定第八页,共八十三页。

身体状况评定一般状况评定心理与精神状态智力评定第九页,共八十三页。

肌张力评定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和正常运动的基础。表现形式:静止性肌张力、姿势性肌张力和运动性肌张力。第十页,共八十三页。

静止性肌张力的评定通过观察判定肌肉状态。通过触诊了解肌肉硬度。固定肢体近端关节,被动摆动远端关节,观察摆动幅度大小。关节伸展度的检查。第十一页,共八十三页。

姿势性肌张力评定姿势性肌张力是在主动或被动运动时,姿势变化产生的肌张力,在姿势变化时出现,安静时消失。方法:a.利用四肢的各种姿势变化,观察四肢肌张力变化。b.利用各种平衡反应观察躯干肌张力。c.转动小儿头部,发生姿势改变时观察肌张力变化。第十二页,共八十三页。

运动性肌张力评定在身体运动时,观察主动肌或拮抗肌之间的肌张力变化。利用主动或被动伸展四肢,检查肌张力的变化。锥体系损伤——折刀现象,上肢屈肌明显,下肢伸肌明显。锥体外系损伤——铅管样运动,活动时肌张力突然增高。第十三页,共八十三页。

异常肌张力表现肌张力低下蛙位姿势对折姿势第十四页,共八十三页。

W姿势倒U字姿势第十五页,共八十三页。

外翻或内翻膝反张第十六页,共八十三页。

肌张力增高头背屈角弓反张下肢交叉尖足非对称性姿势第十七页,共八十三页。

改良Asworth痉挛评定级别评级标准0无肌张力增高1肌张力轻度增高,被动运动患侧肢体在ROM终末呈出现最小阻力或突然卡住1+肌张力轻度增高,被动运动患侧肢体在ROM后50%内突然卡住,然后出现较小的阻力2肌张力较明显地增高:被动运动患侧肢体在大部分ROM内均有阻力,但仍能比较容易地进行被动运动3肌张力现在增高:被动运动患侧肢体在整个ROM内均有阻力,被动运动困难僵直:患侧肢体呈僵直状态,不能完成被动运动第十八页,共八十三页。

肌力评定MMT肌力评定级别标准0级无肌肉收缩,为完全性瘫痪1级有轻度肌收缩,但不产生关节运动2级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3级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4级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5级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第十九页,共八十三页。

关节活动度评定关节活动度评定是在被动运动下对关节活动范围的测定。决定因素:①关节解剖结构的变化;②产生关节运动的原动肌(收缩)的肌张力;③与原动肌对抗的拮抗肌(伸展)肌张力。第二十页,共八十三页。

评定方法(1)头部侧向转动试验正常时下颌可达肩峰,肌张力高时阻力增大,下颌难以达肩峰。(2)臂弹回试验使小儿上肢伸展后,突然松手,正常时在伸展上肢时有抵抗,松手后马上恢复原来屈曲位置。第二十一页,共八十三页。

(3)围巾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