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腰椎不稳病因诊断治疗讲课文档.ppt
文件大小:2.29 MB
总页数:28 页
更新时间:2025-10-07
总字数:约1.5千字
文档摘要

腰椎不稳病因诊断治疗第1页,共28页。

其他声音:1、节段不稳不一定产生症状,有力学不稳而无症状应称为节段不稳,有力学不稳同时有症状可称为节段不稳症,可成为单独的一类疾患。2、不是原发疾病,只是病理现象。第2页,共28页。

病因:退变性认识不全医源性争议较多外伤炎症认识一致肿瘤第3页,共28页。

退变性病因:椎间盘椎间小关节韧带退变松弛峡部不连性椎间滑脱第4页,共28页。

峡部因素引起的腰椎不稳也有较深入和统一的认识第5页,共28页。

正常腰椎稳定性的维持:椎间盘,椎间关节,韧带腰部肌肉,腹压影响因素椎间盘的退变是腰椎不稳的病因。第6页,共28页。

椎间盘退变三期:1、功能紊乱期,早期2、不稳定期,中间期3、稳定重建期132第7页,共28页。

第1期功能轻度异常,病理轻微,偶有腰痛,MRIT2加权像多显示轻度退变。1第8页,共28页。

22第2期椎间盘水分减少,高度开始降低,纤维环膨出,韧带和关节囊松弛,椎间关节退变,腰痛,可出现影像学不稳,第9页,共28页。

32321第3期通过纤维和骨赘增生获得再稳定,椎间隙明显狭窄,常伴有椎管狭窄第10页,共28页。

临床表现1、多种多样,无特征性2、腰背痛和双侧臀部、大腿后侧的牵涉痛3、常容易腰扭伤,有错位感4、卧床休息或佩带腰围症状缓解第11页,共28页。

X线片:各种退变性表现正侧位过伸过屈侧位轴向牵伸和压缩侧位诊断标准:无统一标准大致标准:第12页,共28页。

在腰椎过伸过屈动力位摄片中:屈或伸时相邻椎体后缘滑移大于6~8%,屈伸过程中L3~5前后滑移大于3mm,L5~S1大于4~5mm,屈伸过程中终板成角大于10度,侧弯超过20度临床发现:位移量和症状不成正比第13页,共28页。

第14页,共28页。

第15页,共28页。

治疗第1期,保守治疗,腰背肌锻炼,腰围固定。第2期,保守治疗为主,多数病人有良性转归。少部分可手术,手术以固定融合为主,如有神经症状须考虑有限减压。第3期,仍以保守治疗为主,如有神经症状或椎管狭窄症可考虑减压手术,如有不稳或潜在不稳需加行固定融合。第16页,共28页。

手术适应征(必备):1、影像学不稳证据2、与影像学相对应的临床症状3、症状在卧床或戴腰围后缓解4、保守治疗无效5、患者配合如伴有神经根症状或椎管狭窄症,保守治疗无效则为绝对指征第17页,共28页。

手术方法重建稳定性是手术目的,目前主要通过固定融合达到。弹性固定、人工髓核、人工椎间盘技术:理念先进,技术尚不成熟,是未来发展方向。第18页,共28页。

融合方法种类繁多,各有优缺点,只要掌握好适应征,手术操作合理都能获得良好的融合率。前路椎体间、后路椎体间后路关节突、后路椎板间后路横突间融合是否加用内固定也众说纷纭,总体来说,内固定确实提高了融合率第19页,共28页。

吴惠群无神经症状,未行减压,椎板间植骨融合第20页,共28页。

张伟敏L4~5要融合吗?第21页,共28页。

如果单做L5~S1融合,L4~5将在原来退变的基础上加重退变并失稳第22页,共28页。

俞钢镜第23页,共28页。

俞钢镜第24页,共28页。

顾坚荣第25页,共28页。

顾坚荣第26页,共28页。

孙会保第27页,共28页。

谢谢大家!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