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颈部解剖及疾病.ppt
文件大小:8.52 MB
总页数:51 页
更新时间:2025-10-09
总字数:约2.73千字
文档摘要

一.颈部的应用解剖;颈部的境界;颈部分区;;颈前三角;肌三角:

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颈前正中线与肩胛舌骨肌上腹之间。

5.锁骨上三角:

胸锁乳突肌后缘、肩胛舌骨肌下腹与锁骨之间。

6.枕三角:

胸锁乳突肌后缘、肩胛舌骨肌下腹与斜方肌前缘之间。;第七页,共五十一页。;2;颈后三角;二、主要血管和神经的体表投影;4.副神经(accessorynerve)自胸锁乳突肌前缘上、中1/3交点,至斜方肌前缘中、下l/3交点连线。

5.臂丛(brachialplexus)自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下1/3交点至锁骨中、外1/3交点连线稍内侧

6.颈丛(cervicalplexus)颈丛皮支集中于胸锁乳突肌后缘近中点处穿出,手术时可利用此点作神经阻滞麻醉。

7.肺尖和胸膜顶锁骨内侧1/3的上方相当于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其最高处距锁骨上缘约2~3cm。;第十二页,共五十一页。;第十三页,共五十一页。;第十四页,共五十一页。;第十五页,共五十一页。;;三、颈部肌肉;第十八页,共五十一页。;颈深肌群:

颈深内侧肌群:有头长肌和颈长肌,位于颈脊柱的前方,统称椎前肌。

颈深外侧肌群:有前、中、后斜角肌,各肌均起自颈椎横突,止于肋骨。前、中斜角肌与第l肋之间的空隙为斜角肌间隙,其内有臂丛及锁骨下动脉通过。前斜角肌表面有膈神经通过。前斜角肌的前下方与肋骨交角处有锁骨下静脉经过。;四、颈部筋膜及筋膜间隙;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一页。;颈筋膜隙;三.扁桃体周围隙:

位于扁桃体被膜与咽上缩肌之间,扁桃体周围炎症可通过咽上缩肌进入咽旁隙。

四.咬肌隙:

由颈深筋膜浅层向上包绕翼内肌深面与咬肌浅面而成。

五.腮腺隙:

为颈深筋膜浅层向上包绕腮腺而成。隙内有腮腺及其导管、颞浅动脉、面神经、面后静脉等。

;(二)占据颈部全长的隙

1.椎前隙:位于椎前筋膜与颈椎之间。

2.颈动脉鞘:由颈深筋膜中层形成,鞘内有颈总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

3.咽后隙:位于咽后壁筋膜与椎前筋膜之间,上达颅底,下达后纵隔至第四胸椎平面,两侧可达咽旁隙。

(三)舌骨下隙

又称气管前隙,由颈深筋膜中层的脏??和壁层在气管前形成的隙。;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一页。;颈部淋巴结;3.颈前淋巴结:

⑴、浅组淋巴结沿颈前浅静脉分布。

⑵、深组淋巴结位于喉、环甲膜及气管前,收集喉、气管、甲状腺等汇入颈深下淋巴结。(Ⅵ区)

4.颈浅淋巴结:

沿颈外静脉排列,位于胸锁乳突肌浅面,收集面部、耳部及腮腺等处淋巴结汇入颈深上淋巴结。;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一页。;

5.颈深淋巴结:沿颈内静脉排列,以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处为界,分为颈深上、下淋巴结。

(1)颈深上淋巴结:位于肩胛舌骨肌中间腱以上与颈内静脉之间的淋巴结,收集鼻咽、腭扁桃体、舌下、颏下及颌下淋巴结汇入颈深下淋巴结。

(2)颈深下淋巴结:位于肩胛舌骨肌中间腱以下与颈内静脉之间的淋巴结,可延伸至锁骨下动脉、臂丛和颈横动脉周围,后者称之为锁骨上淋巴结。

(美国又以舌骨、肩胛舌骨肌中间腱为界分上、中、下三组,分别为Ⅱ、Ⅲ、Ⅳ区、锁骨上淋巴结为Ⅴ区)

;

收集主要:头颈部淋巴结

次要:部分胸部及上腹部的淋巴管。

输出管左侧汇人胸导管

右侧汇人右淋巴干或直接汇人颈内静脉

胸、腹部恶性肿瘤细胞可经胸导管由颈干逆行而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一般腹部及左半胸部器官的恶性肿瘤转移至左锁骨下淋巴结,右半胸部器官的恶性肿瘤转移至右侧锁骨下淋巴结。;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一页。;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诊断:

1.部位:颈前正中

2.随吞咽上下运动

3.外瘘口注入美兰,观察舌盲孔有美兰溢出

4.B超

鉴别诊断:

1.皮样囊肿(先天性颈前正中皮粘连不随吞咽活动)

2.颏下淋巴结炎(牙、下颌、下唇炎症,硬、不活动)

3.异位甲状腺(舌根颈前有无甲状腺B超)

治疗:手术;腮裂囊肿及瘘管;3.第三鳃裂囊肿及瘘管:较少见,外瘘口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下端,瘘管经颈动脉之前入梨状窝,内瘘口位于此处。;颈部肿块;性质、病程;;神经鞘膜瘤Schwannoma

起源于神经鞘膜的雪旺细胞,可发生于迷走、舌咽、副、膈、颈交感、颈丛、臂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