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四章社会知觉.ppt
文件大小:1.8 MB
总页数:24 页
更新时间:2025-10-09
总字数:约2.94千字
文档摘要

第1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四章社会知觉与认知第一节社会知觉一、感觉和知觉(一)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的特性:1、感觉的适应2、感觉的对比3、联觉现象(二)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知觉的特性:1、选择性2、理解性3、恒常性4、整体性第2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社会知觉概念: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人、对己、对群体进行认识的过程。社会知觉和知觉的关系:联系:1、两种知觉都是主观的东西,都是客观现实在头脑中的反映。2、两种知觉都是对外界信息进行组织和分类加工整理的过程。区别:1、规定知觉的反映条件是自然环境物理因素,规定社会知觉的反映条件是社会生活环境。2、社会知觉内容是社会生活。第3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节社会化一、社会化内容社会化概念:社会化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的过程。社会化的内容:1、教导基本生活技能。2、教导社会规范。3、指点生活目标。4、培养社会角色。二、影响社会化的因素社会化的途径:社会教化、个体内化注意:社会知觉与社会化密切相关第4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三节对自我的知觉一、自我知觉的信息来源(一)、自我知觉自我知觉: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自我知觉的两个基本成分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所有特征的认识的集合。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二)、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1、他人的反馈。2、反射性评价。“镜中我”理论:3、社会比较。4、根据自己的行为来推断。(三)自尊高低受那些因素影响第5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四节印象形成印象是留在记忆中的认知客体的形象。一、印象形成过程中所利用的信息1、?外表。2、非语言线索。3、言行。二、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规律1、不同特征在印象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2、信息出现的先后对印象形成的作用是不同的。首因效应近因效应3、人们倾向于把有关特质联系起来形成对他人较统一的认识。晕轮效应4、人们比较重视负性信息,但却倾向于对他人作正性评价。第6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印象对人们行为的影响有:1、所形成的印象影响我们对他人的判断2、产生与印象一致的行为。匹格马利翁效应如何人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好一点:1、整饰自己(外貌言行)2、自我表露,交心3、表示对对方真正关心,4、微笑5、常叫对方名字6、倾听别人谈话,鼓励别人谈他自己,7、谈别人感兴趣的问题,8、使别人觉得他自己重要。第7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对群体的知觉──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也有人称之为定见):就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印象。刻板印象的形成两种途径:1、个人经验。2、社会学习。影响刻板印象唤起与使用的因素:刻板印象的利与弊:利:能快速地了解一个陌生或不太熟悉的人或群体的特征。弊:a.夸大了群体成员间的相似性,容易对个体知觉时先入为主、以偏概全。b.夸大了群体成员间的差异性,容易产生偏见与歧视。第8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五节对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断──归因归因:人们利用信息对自己及他人行为的原因加以推断的过程。人何时归因一、成就归因模型解释成败的原因:内因—外因同时也要考虑:稳定—不稳定,可控制性第9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凯利三维归因理论1、行为的原因可源于三方面:行动者、行动对象、环境2、找出原因要利用的三种信息:一致性:行动者的行为是否与其他人的行为一致;一贯性:行动者的行为在其它时间地点是否也发生;特异性:行动者对其他对象是否也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从以上三种信息出发分析原因出自哪个方面:第10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归因偏差1、基本归因错误(又叫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