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1面授第二章采购计划制定.pptx
文件大小:2.73 MB
总页数:163 页
更新时间:2025-10-10
总字数:约5.86千字
文档摘要

第二章采购计划制定;第一节采购计划编制;一、不同类型采购计划的编制

;1.原材料采购计划编制

;(2)原材料采购计划的形成

;2.编制零部件采购计划

;(2)订单计划准备

;3.编制设备采购计划;(1)确定设备采购需求;(2)确定设备采购方式

;(3)提出设备采购申请

;4.编制零售业业商品采购计划;2)采购供应部需在每月28日前将次月商品采购及付款计划报送相关部门,每月30日前财务部根据批准后的商品采购及付款计划,安排资金并向采购供应部下达商品采购及付款计划额度。

3)临时商品采购及付款计划应按公司有关管理程序先申报,经审核批准后执行。

;(2)零售业商品采购计划编制的要点

;(3)零售业商品采购计划编制应注意的问题

;2)如果把促销计划作为采购计划的一部分,那么就要在与供应商签订年度采购合同之前,要求供应商提供下一年度的产品促销计划与方案,以便在制定促销计划时参考。

3)采购计划要与企业的财务计划相衔接、相平衡,以能保证采购资金的供应。

;5.基于采购管理软件的采购计划管理过程

;

;二、制定采购商品结构优化方案;细分消费者的基础

地理细分:国家、地区、城市、农村、气候、地形

人口细分: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教育、家庭人口、家庭类型、家庭生命周期、国籍、民族、宗教、社会阶层

心理细分:社会阶层、生活方式、个性

行为细分:时机、追求利益、使用者地位、产品使用率、忠诚程度、购买准备阶段、态度。

受益细分:追求的具体利益、产品带来的益处,如质量、价格、品位等。;2.划分商品品类、层级;2021/2/23;;2021/2/23;商品分类的基本方法

;在选用线分类方法时,一般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在线分类中,由某一上位类类目划分出的下位类类目的总范围应与上位类类目范围相同。

——当一个上位类类目划分成若干个下位类类目时,应选择一个划分标志。

——同位类类目之间不交叉、不重复,并只对应于一个上位类。

——分类要依次进行,不应有空层或加层。;下表表示线分类体系中的一般表现形式。

;2)面分类法

面分类法也称平行分类法,它是将拟分类的???品集合总体,按其本身固有的属性或特征,分成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的面,每个面都包含各自的类目,再将每个面的类目平行组合在一起,即组成一个复合类目。

没有隶属关系的“面”,每个“面”又分成若干个不同范畴的独立类目,改变一个不影响其他。

使用时,将有关的类目组合起来,便成为一个实际的复合类目。;常用的分类标志;2)以原材料的来源作为分类标志

商品的原材料是决定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的重要因素,由于生产所用的原材料不同,商品往往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能特征。按此种分类标志可把全部商品分为植物性商品、动物性商品和矿物性商品。

这种分类标志可以使商品分类清楚,并能从本质上反映每类商品的性能、特点、使用、保管、养护等要求。它较适用于原料性商品和原料对成品质量影响较大的商品。;3)以商品的加工方法作为分类标志

原材料相同,但由于加工方法和加工工艺不同,所形成的商品的质量、特性和品种就截然不同。

例如,茶叶可分为红茶、绿茶、花茶、乌龙茶、紧压茶、白茶、黄茶、速溶茶,其关键在于生产过程的发酵不同。

这种分类标志能直接说明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的特征,适用于那些可以选用多种加工方法、且质量特征受加工工艺影响较大的商品。;4.以商品的化学成分作为分类标志

;

;3.分析企业历史资料

4.分析市场调研结果

5.了解主要竞争对手商品结构

6.熟知企业经营战略

7.制定商品结构化方案;三、确定采购经济批量

;库存管理;库存的类型;按库存在再生产过程中所处的领域分为:

制造库存、流通库存和国家储备。

企业持有的库存按库存的用途可分为:

原材料库存、在制品库存、维护/维修/作业用品库存、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库存及产成品库存。

按价值划分可分为贵重物品与普通物资

;库存量的控制方法;2021/2/23;2.经济批量确定

;;四、制定采购成本计划和采购预算;订购成本的主要项目:

①物流或运输成本

②资金占用成本

③管理成本

购成本中一部分与订购次数或数量没有很直接的关系,如常设采购机构(或办事处)的开支,属于订购的固定成本;另一部分则随订购次数或数量的变化而变动,为订购的变动成本。两类成本在制定采购成本计划时应分别考虑。

;2)广义的采购成本项目

即整体采购成本构成,是在企业产品的整个生产周期中所发生的与商品、物料(如原材料、零部件)采购相关的全部成本。包括:货物的采购价格、采购市场调研费用、自制或采购决策成本、产品预开发与开发中供应商参与的成本,以及供应商交货、库存、生产、出货测试、售后服务各阶段,因供应商的参与或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所导致的成本或损失,还包括供应商的参与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