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学习重点:一、掌握层状介质和连续介质特点二、了解三层水平层状介质反射波特征曲线第2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思路一个分界面,均匀介质,摘实际地层剖面中是有许多分界面的,而且某个分界面以上也不可能真正均匀,在地震勘探中,对地下复杂的地层剖面,根据对问题研究的深入程度,对成果精度要求等因素,建立了多种地层介质结构模型。第3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主要有:均匀介质:界面以上介质均匀,常数,界面是平面(水平或倾斜)第4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层状介质:认为地层剖面是层状结构,在每一层内速度是均匀的,层与层之间速度不相同,分界面可以是倾斜的,也可以是水平的(水平层状介质),在沉积岩地区,当地下结构比较简单时,把地层剖面看成层状介质是比较合理的。第5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界面R两侧介质1与介质2速度不相等,有突变,界面R上覆地层波速不是常数,而是连续变化的,最常见是,是深度(z)的函数:连续介质:这一节主要讲水平层状介质,它是一个很重要的对实际地层剖面进行简化的模型。第6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思路:把R2界面以上的介质设法用一种均匀的介质代替,并令这种假想的均匀介质的波速取某个值使得R2界面以上的介质同化为均匀介质。第7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同样,可以把R3,R4以上的3层,4层介质用具有某种速度的假想的均匀介质来代替。把多层介质?转化为均匀介质。关于一个分界面的理论可以应用了。第8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三层水平层状介质反射波特征曲线不能用虚震源原理推导曲线方程。通过具体计算O点激发,C点接收。三层介质V1h1,V2h2。第9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计算沿着不同入射角α入射到R1,再透射到R2,再反射回地面的各条射线路程。计算出一系列(t,x)后,就可具体画出R2界面上反射波时距曲线了。计算传播的总时间及相应的激发点与接收点距离Ⅹ。某一射线O—A—B—C第10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取α=α1、,α2…计算一组(ti,xi),把一组(ti,xi)值标出来,就得到R2界面的反射波时距曲线。对于n层水平层状介质:第11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由透射定律:第12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它不能进一步转化为某种标准的二次曲线方程。第13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将层状介质同化为均匀介质的思路,办法,平均速度的引入如图a、bh1=600v1=1500h1`=800v1`=1500h2=1100v2=2000h2=900v2=2000它们都是3层水平介质,R2界面总厚度为h=h1+h2第14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R2`界面总厚度为h`=h1`+h2`=1700地震波垂直旅行时:两种地层虽然都是同相同的v1,v2组成的,但两组地层中每层厚度不同,传播情况有差别,这种差别不仅与每一层的速度有关,还与各种的厚度有关。第15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引入“平均速度”比较合适地反映波在一组层状介质中传播的快慢。3层:Vav2=1730定义:地震波垂直入射到某一界面的总路程与总时间之比。Vav1=1790第16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