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诊疗指南.docx
文件大小:24.24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10-12
总字数:约3.27千字
文档摘要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诊疗指南

一、概述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一种深部真菌病,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真菌病。新型隐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主要传染源为鸽子等鸟类,人主要通过吸入环境中的隐球菌孢子而感染。该疾病起病隐匿,病情进展缓慢,若不及时治疗,病死率高,幸存者也常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二、病原学

新型隐球菌属于酵母菌,有荚膜,在组织中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4-20μm。根据荚膜多糖抗原性的不同,可分为A、B、C、D四个血清型,其中A型最为常见。新型隐球菌在沙氏培养基上25℃和37℃均可生长,培养数天即可形成奶油色、表面光滑、湿润的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