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过敏性鼻炎伴哮喘多学科决策模式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docx
文件大小:37.76 KB
总页数:44 页
更新时间:2025-10-12
总字数:约2.3万字
文档摘要

研究报告

PAGE

1-

过敏性鼻炎伴哮喘多学科决策模式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

一、概述

1.过敏性鼻炎伴哮喘的定义

过敏性鼻炎伴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它涉及到鼻部、气道以及全身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过敏性鼻炎是由多种过敏原引起的鼻黏膜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鼻痒、喷嚏、流涕、鼻塞等症状。哮喘则是一种以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常伴有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症状。过敏性鼻炎伴哮喘患者往往同时存在这两种疾病,过敏性鼻炎的反复发作可诱发哮喘发作,而哮喘的发作也可能加重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过敏性鼻炎伴哮喘的定义中,过敏原的识别和排除是关键。过敏原包括吸入性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以及食入性过敏原如某些食物、药物等。这些过敏原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人体后,会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大量的IgE抗体。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时,会迅速发生过敏反应,释放出组胺、白三烯等生物活性物质,导致鼻黏膜和气道的炎症反应,从而出现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症状。

过敏性鼻炎伴哮喘的定义还涉及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病情的动态变化。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等级。轻度的过敏性鼻炎伴哮喘症状较轻,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小;中度的症状较为明显,可能需要药物治疗;重度的症状严重,可能需要住院治疗。此外,过敏性鼻炎伴哮喘的病情可能随时间推移而加重或缓解,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过敏性鼻炎伴哮喘的流行病学特点

(1)过敏性鼻炎伴哮喘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约有10亿人患有过敏性鼻炎,其中约6亿人患有哮喘。在我国,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患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据统计,我国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约为18%,哮喘的患病率约为1.24%。过敏性鼻炎伴哮喘的发病率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尤为突出,其中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约为15%,哮喘的患病率约为2.1%。

(2)过敏性鼻炎伴哮喘的发病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研究表明,过敏性鼻炎伴哮喘患者家族中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较高,提示遗传因素在疾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生活方式等因素也会影响过敏性鼻炎伴哮喘的发病。例如,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严重,PM2.5等颗粒物的浓度持续升高,导致过敏性鼻炎伴哮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以北京市为例,2013年至2019年,北京市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发病率分别从12.6%上升至18.5%,从1.0%上升至1.4%。

(3)过敏性鼻炎伴哮喘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之间存在差异。在我国,城市地区的过敏性鼻炎伴哮喘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这与城市环境污染、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此外,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过敏性鼻炎伴哮喘的发病率较高,这可能与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生活环境暴露于多种过敏原有关。在性别方面,过敏性鼻炎伴哮喘的发病率在女性中略高于男性。以我国某大型城市为例,2019年该城市过敏性鼻炎伴哮喘的发病率在女性中为18.7%,男性为17.9%。此外,过敏性鼻炎伴哮喘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存在多发性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皮炎、食物过敏等,这提示过敏性鼻炎伴哮喘可能与全身性过敏性疾病存在一定的关联。

3.过敏性鼻炎伴哮喘的临床表现

(1)过敏性鼻炎伴哮喘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鼻部症状、呼吸道症状和全身症状。鼻部症状主要包括鼻痒、喷嚏、流涕和鼻塞,其中鼻痒是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常常伴有阵发性喷嚏,每次可连续喷嚏数个。流涕通常为清水样,有时可伴有黏液。鼻塞可以是间歇性的,也可以是持续性的,严重时可能导致嗅觉减退。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喘息、胸闷和呼吸困难,这些症状在夜间或清晨尤为明显。哮喘发作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伴有哮鸣音。

(2)过敏性鼻炎伴哮喘的呼吸道症状可能伴有咳嗽,这种咳嗽通常是干咳或伴有少量白色痰液。喘息是哮喘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吸气时无声,呼气时伴有高调的哨声。胸闷和呼吸困难可能是由于气道狭窄导致肺容量减少,患者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症状可能加重。此外,过敏性鼻炎伴哮喘患者还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衰竭。

(3)全身症状方面,过敏性鼻炎伴哮喘患者可能会出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症状。由于夜间哮喘发作较为常见,患者可能会经历睡眠中断,导致白天疲劳和精神状态不佳。此外,过敏性鼻炎伴哮喘患者还可能出现眼部症状,如眼痒、流泪、眼睑肿胀等,这是因为过敏反应可能波及到眼结膜和眼睑。在某些病例中,患者还可能出现皮肤症状,如荨麻疹、湿疹等,这是由于过敏反应导致的全身性皮肤反应。

二、诊断与评估

1.病史采集

(1)病史采集是诊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