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PAGE
1-
陈旧性髌骨脱位多学科决策模式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
一、引言
1.背景与意义
(1)髌骨脱位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损伤,其中陈旧性髌骨脱位是指髌骨脱位超过3个月未得到有效治疗的情况。据统计,髌骨脱位在膝关节损伤中的发生率约为10%,而陈旧性髌骨脱位的发生率约为髌骨脱位总数的20%左右。由于陈旧性髌骨脱位常常伴随着关节不稳定、疼痛、活动受限等并发症,因此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产生了严重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陈旧性髌骨脱位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成为临床医生面临的重要挑战。
(2)陈旧性髌骨脱位的治疗不仅涉及到骨科,还涉及到康复科、运动医学等多个学科。由于缺乏统一的治疗标准和多学科合作机制,导致陈旧性髌骨脱位的治疗效果参差不齐。据统计,未经治疗的陈旧性髌骨脱位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恢复率仅为30%左右,而经过合理治疗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恢复率可达到70%以上。因此,制定一个多学科决策模式的中国专家共识,对于提高陈旧性髌骨脱位的诊疗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多学科合作模式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陈旧性髌骨脱位的诊疗过程中,多学科合作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协同治疗。例如,骨科医生负责手术方案的制定和手术操作,康复科医生负责术后康复训练,运动医学医生负责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治疗。通过多学科合作,可以有效地提高陈旧性髌骨脱位的治疗效果,降低医疗资源浪费,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因此,制定一个多学科决策模式的中国专家共识,对于推动我国陈旧性髌骨脱位诊疗的规范化、同质化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2.共识制定过程
(1)中国专家共识的制定过程始于2023年,由我国多家知名医院的骨科、康复科、运动医学等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首先,成立了共识制定工作组,明确了共识制定的目标、范围和预期成果。工作组通过文献检索、专家咨询、病例分析等方法,收集了大量关于陈旧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数据和研究成果。
(2)在收集到相关资料后,工作组对陈旧性髌骨脱位的定义、分类、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形成了初步的共识草案。随后,工作组邀请国内多家医院的专家对草案进行评审,针对专家意见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在草案修订过程中,工作组还参考了国际相关指南和共识,确保共识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3)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共识草案最终形成。在正式发布前,工作组组织了专家评审会议,对共识的完整性和科学性进行了全面评估。经过专家评审和修订,最终形成了《陈旧性髌骨脱位多学科决策模式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在整个制定过程中,专家们秉持科学、严谨、务实的精神,确保了共识的质量和权威性。
3.共识内容概述
(1)《陈旧性髌骨脱位多学科决策模式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共分为十个章节,涵盖了陈旧性髌骨脱位的定义、分类、诊断、治疗、预后评估等多个方面。共识首先明确了陈旧性髌骨脱位的定义和分类,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诊断依据。随后,针对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临床评估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在治疗方面,共识提出了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策略。非手术治疗包括保守治疗、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关节功能基本正常的患者。手术治疗则针对关节功能严重受损、关节不稳定的患者,包括髌骨复位术、髌骨固定术、关节镜手术等。共识对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术后康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旨在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
(3)针对陈旧性髌骨脱位的预后评估,共识提出了功能评估和生活质量评估两种方法。功能评估主要关注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稳定性等方面,生活质量评估则从整体上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共识还强调了长期随访的重要性,以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此外,共识还提出了多学科合作模式,强调骨科、康复科、运动医学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诊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二、陈旧性髌骨脱位的定义与分类
1.定义
(1)陈旧性髌骨脱位是指在髌骨从滑车沟脱位后,持续超过3个月未得到有效治疗,导致髌骨位置异常,伴有关节不稳定、疼痛、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的一种膝关节损伤。这种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尤其是在年轻人群中,由于髌骨关节的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特点,容易发生脱位。
(2)根据脱位的程度,陈旧性髌骨脱位可分为完全脱位和部分脱位。完全脱位是指髌骨完全脱离滑车沟,而部分脱位是指髌骨仅部分脱离滑车沟。陈旧性髌骨脱位不仅影响膝关节的功能,还可能导致关节软骨损伤、滑膜炎症、半月板损伤等并发症,严重者可能引发关节畸形。
(3)陈旧性髌骨脱位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患者通常有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