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弛缓性瘫痪(周围性瘫痪)多学科决策模式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docx
文件大小:45.64 KB
总页数:60 页
更新时间:2025-10-12
总字数:约2.88万字
文档摘要

研究报告

PAGE

1-

弛缓性瘫痪(周围性瘫痪)多学科决策模式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

一、背景与意义

1.1弛缓性瘫痪的定义及分类

弛缓性瘫痪,亦称周围性瘫痪,是指由于脊髓前角细胞、前根、神经丛、周围神经或肌肉本身病变导致的一种神经肌肉功能障碍。这种瘫痪通常表现为肌肉无力、肌肉萎缩、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以及肌肉的自主活动能力下降。弛缓性瘫痪的病因多样,包括遗传性、代谢性、感染性、免疫性、中毒性、创伤性等多种因素。

根据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弛缓性瘫痪可分为以下几类:首先,神经肌肉疾病引起的弛缓性瘫痪,如肌营养不良症、重症肌无力等,这些疾病通常与遗传因素有关;其次,脊髓疾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