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维持机体正常生命过程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物。
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生理功能:通过作为辅酶或辅基的组成成分,对物质代谢过程起调节作用。
长期缺乏任何一种维生素都会导致相应的疾病(维生素缺乏症)。;分类:
(1)水溶性维生素
①B族维生素(B1、B2、泛酸、维生素PP、B6、生物素、叶酸、B12)、Vc、硫辛酸
②作用:通过转变成辅酶对代谢起调节作用
③不易贮存,应随时摄入
(2)脂溶性维生素:
①VA、VD、VE、VK
②在体内可直接参与代谢的调节作用
③涉入太多会引起中毒
;一维生素B1和羧化辅酶;焦磷酸硫胺素(thiaminpyrophosphate,TPP);功能
1.以辅酶方式参加糖代谢。
2.促进肠胃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因而能促进食欲。
缺乏症
1.丙酮酸氧化脱羧作用发生障碍,糖代谢失常。
2.脚气病。中枢神经功能异常,表现出烦躁、四肢麻木、心力衰竭、下肢水肿。
3.肠胃消化功能异常。
存在
谷物的外皮和胚芽含量丰富,瘦肉、白菜和芹菜的含量也较高。;二维生素B2和黄素辅酶;FAD、FMN;N;功能
在脱氢酶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中,作为递氢辅酶,参与生物氧化作用。
缺乏症
主要症状为口腔发炎,舌炎、角膜炎、皮炎等。
存在
小麦、青菜、黄豆、肝脏等。;三泛酸(维生素B3)和辅酶A(CoA);S-C-R;四维生素PP和辅酶Ⅰ、辅酶Ⅱ;;功能
以NAD+或NADP+形式作为脱氢酶的辅酶,起到递氢体的作用。
缺乏症
缺乏时表现出神经营养障碍,出现皮炎。即癞皮病。
存在
肉类、谷物、花生及酵母含量丰富。玉米缺乏色氨酸,长期食用玉米,可能出现缺乏症。(肝脏可将色氨酸转变为尼克酰胺)。;维生素B6与磷酸吡哆醛;吡哆醇;功能
作为辅酶参加多种代谢反应,包括脱羧、转氨等。作为辅酶参与酯类代谢,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缺乏症
肠道细菌可以合成,一般不缺乏。
存在
动植物分布广泛,酵母、肝脏、蛋黄、肉、鱼和谷物含量丰富。肠道细菌也可合成。;生物素;功能
生物素是多种羧化酶的辅酶,作为CO2的递体,???生物合成中起传递和固定CO2的作用。
缺乏症
一般不缺乏。
存在
动植物分布广泛,肠道细菌也可合成。;叶酸;叶酸的6、7位置,可被还原成四氢叶酸(FH4或THFA)。
生理功能:
转一碳基团酶系的辅酶,参与多种生物合成过程。是-CH3,-CH2-,-CHO等的载体。
Gly→Ser
参与嘌呤环的合成
dUMP→TMP
Cys→Met;功能
对正常红细胞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缺乏症
叶酸缺乏时,红细胞的发育受到影响,造成巨红细胞性贫血症。肠道细菌可以合成,一般不缺乏。
存在
绿叶中大量存在。;八维生素B12和B12辅酶;维生素B12辅酶的主要功能
5,脱氧腺苷钴胺素作为变位酶的辅酶,催化底物分子内基团的变位反应。
参与转甲基作用。;水溶性维生素和相应辅酶
;九维生素C;功能
1.通过自身的氧化和还原在生物氧化过程中作为氢的载体。
2.是脯氨酸羟化酶的辅酶,可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
3.维持巯基酶的催化活性。
缺乏症
缺乏时造成坏血病。溃疡不易愈合,齿、骨易折,毛细血管易出血,皮下、粘膜、肌肉出血。
存在
新鲜蔬菜和水果。人体不能合成。;维生素A的活性形式:视黄醇、视黄醛、视黄酸;功能
促进年幼动物生长,维持上皮组织的健康。
11顺视黄醛构成视觉细胞内的感光物质,维持正常视觉。
缺乏症
1.上皮组织结构改变,皮肤干燥,干眼病。
2.视紫红质不足,对暗光适应能力减弱,发生夜盲症。
3.摄取过量是有害的。
存在
动物性食品。鱼肝油、肝脏、蛋黄等。;化学本质:类固醇衍生物;功能
调节钙、磷代谢,维持血液正常的钙、磷浓度,使牙齿、骨骼发育正常。
缺乏症
佝偻症(儿童)、软骨症(成人)。
摄入过量中毒。
存在
主要含于肝、奶及蛋黄中,以鱼肝油含量最丰富。;十二维生素E;十三维生素K(凝血维生素);主要脂溶性维生素的辅酶形式及主要功能
;重点
掌握水溶性维生素的辅酶形式及其生理功能;维生素的缺乏症及来源。;当前36页,总共41页。;核黄素(维生素B2);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