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梦魇(Nightmares):是指睡眠时从恶梦中惊醒,醒过之后,能生动地回忆起恶梦的内容,并心有余悸的睡眠行为障碍。在儿童中很常见,最多见于3-7岁的儿童。发病率儿童20%,成人5%~10%。第2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夜惊(sleepterror):夜惊又称睡惊,是指睡眠中突然惊醒并惊叫的儿童睡眠障碍。儿童多见,大多数在长大后自愈。约见于3%的儿童中,男略多于女,可发生在儿童的任何时期,但以5-7岁为多见。青春期以后少见。第3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致病原因恶梦前大多有过心理矛盾,情绪焦虑,或因看了恐怖电视,听了吓人的故事。睡眠时姿势不舒适,如鼻子被毯子盖住,胸口受被子压迫等。感冒而引起呼吸不畅。肠寄生虫病引起睡眠不适。过饥或过饱。药物诱发。梦魇第4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夜惊恐怖电视或书籍。过度疲劳或兴奋。有遗传倾向,可伴夜游发作。青少年或成人的夜惊常伴有精神症状,如焦虑、抑郁、强迫和恐怖。器质性疾病(如痴呆、癫痫、脑瘤等)会导致继发性夜惊。第5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临床表现梦魇的梦境多是处于危险境地,使患者恐惧、紧张、害怕、呻吟、惊叫或动弹不得。一旦醒来就变得清醒。对于梦境中的恐怖内容能清晰回忆,并任然处于惊恐中。通常在夜间睡眠的后期发作,发生于REM睡眠阶段。第6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儿童在睡眠中突然惊叫、哭喊伴有惊恐表情和动作,两眼直视,手足乱动,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出汗、瞳孔扩大等自主神经兴奋症状。通常在夜间睡眠后较短时间内发作,每次发作约持续1-10分钟。难以唤醒,当时意识呈朦胧状态。醒后有意识和定向障碍,不能说出梦境内容,对发作不能回忆。通常发生在睡眠前三分之一阶段,大约在入睡后15-30分钟;发生于NREM睡眠时段。第7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测量与诊断夜惊病人反复发作地惊叫一声从睡眠中醒来,伴有强烈的焦虑、躯体运动及植物神经功能亢进(如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及出汗等)。对别人试图平息夜惊发作的活动缺乏反应,其后出现至少几分钟的定向障碍和持续动作。事后遗忘,即使能回忆,也极有限。排除器质性疾病(如痴呆、脑瘤、癫痫等)导致的继发性夜惊发作,也需排除热性惊厥和癫痫发作。第8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心理治疗梦魇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发作频繁者,应了解其心理因素,针对性地给予干预。首先要对因处理。由生活应激事件引起的梦魇要采用心理治疗的方法(支持疗法、自我暗示、心理分析等),使其了解梦魇产生的原因。消除恐惧心理。同时进一步检查有无心血管系统疾病、哮喘、消化道疾病,必要时服用小剂量镇静药物。第9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