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气动与液压传动控制技术基本常识第一课讲课文档.ppt
文件大小:2.93 MB
总页数:51 页
更新时间:2025-10-13
总字数:约3.99千字
文档摘要

气动与液压传动控制技术基本常识第一课第一页,共51页。

(优选)气动与液压传动控制技术基本常识第一课第二页,共51页。

第一章气压传动技术

基础知识第三页,共51页。

第一节概述第四页,共51页。

1.1概述气动技术——以空气压缩机为动力源,以压缩空气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传递或信号传递的工程技术。第五页,共51页。

1.1概述特点:环境污染小,工程实现容易。 第六页,共51页。

1.1概述应用领域:机械、电子、钢铁、运输、橡胶、纺织、轻工、化工、食品、包装、印刷及烟草等各个制造行业,尤其在各种自动化生产装备和生产线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第七页,共51页。

1.1概述气动控制技术——利用压缩空气作为传递动力或信号的工作介质,以气动元件与机械、液压、电气、电子(包含PLC和微处理器)等部分或全部综合构成的控制回路,使气动元件按生产工艺的需要,自动按设定的顺序或条件动作的一种自动化技术。第八页,共51页。

第二节气压传动基本

工作原理第九页,共51页。

一、工作原理第十页,共51页。

气压传动主要是依靠气体压力来实现对执行机构运动进行控制。气动执行机构(气缸)的活塞在控制元件(换向阀)的控制下实现控制。 第十一页,共51页。

气缸分单作用气缸动作控制和双作用气缸动作控制。单作用气缸动作控制如图1.1所示,双作用气缸动作控制如图1.2所示。 第十二页,共51页。

234561—单作用气缸;2—活塞;3—连接气管;4—按钮式二位三通换向阀;5—进气口;6—排气口图1.1单作用气缸动作控制示意图1第十三页,共51页。

1234651—双作用气缸;2—活塞;3—连接气管;4—按钮式二位四通换向阀;5—进气口;6—排气口图1.2双作用气缸动作控制示意图第十四页,共51页。

单作用缸活塞仅有一个方向上的运动是通过气压作用实现的;而双作用缸活塞的双向往复运动都是在气压作用下实现的。用于控制这两种气缸的换向阀,控制单作用气缸的换向阀有一个进气口、一个排气口和一个与气缸相连的输出口;而控制双作用气缸的换向阀由于同时要控制气缸内两个腔的进排气,所以有两个输出口。第十五页,共51页。

二、气动执行元件第十六页,共51页。

气动执行元件——在气动系统中将这种把压缩空气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工作机构作直线往复运动、摆动或旋转运动的元件。第十七页,共51页。

气动执行元件分为直线型和旋转型。输出直线运动的有单作用气缸、双作用气缸等多种类型的气缸;输出摆动运动的有摆动气缸;输出旋转运动的为气动马达。第十八页,共51页。

直线型气缸图1.3普通气缸外形及剖面结构图双作用气缸剖面结构单作用气缸剖面结构第十九页,共51页。

1.单作用气缸图形符号1—活塞杆;2—复位弹簧;3—进、排气口;4—活塞;5—呼吸口;6—活塞密封圈图1.4单作用气缸结构示意图123654第二十页,共51页。

特点:结构简单,耗气量少,缩短了气缸的有效行程,弹簧的反作用力会随着压缩行程的增大而增大,使得活塞缸的输出力随运动行程的增大而减小。使用范围:单作用气缸多用于短行程以及对活塞杆输出力和运动速度要求不高的场合。第二十一页,共51页。

2.双作用气缸1—无杆腔;2—活塞;3—有杆腔;4—活塞杆;5—进、排气口图1.5双作用气缸结构示意图图形符号51234第二十二页,共51页。

3.缓冲气缸在行程较长或负荷较大时,为了避免活塞接近行程末端仍具有较高的速度,会造成活塞对端盖的冲击的这种现象,应在气缸的一端或两端设置缓冲装置。第二十三页,共51页。

1—活塞;2—缓冲柱塞;3—缓冲密封圈;4—可调节流阀图1.6缓冲气缸结构示意图图形符号12345第二十四页,共51页。

4.无杆气缸没有活塞杆,利用活塞直接或间接带动负载实现往复运动的气缸。图1.7机械耦合式无杆气缸剖面结构及实物图第二十五页,共51页。

5.双活塞杆气缸与相同缸径的标准气缸相比,双活塞杆气缸可以获得两倍的输出力。图1.8双活塞杆气缸实物图第二十六页,共51页。

6.导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