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伍禁忌十八反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第30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十九畏
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第31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三、方剂制方
方剂是在理、法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法度的运用药物以防治疾病的工具。
药物通过配伍之后,既能增强它原有的作用,更能调和偏性,制其毒性,消除或缓解对人体的不利影响,更好的切合复杂的病情。第32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组方原则
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
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又称主药;
臣药:是协助主药或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又称辅药;
佐药:一是治疗兼证或次要症状的药物;二是用于主药有毒,或药性峻烈须加以制约者,即“因主药之偏而为监制之用”之义;三是“反佐”,用于因病势拒药而加以从治者。
使药:一是引经药,引导其他药物直达病所;二是调和诸药。第33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如麻黄汤:
君,麻黄,辛温,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臣,桂枝,辛甘温,温经解肌助麻黄发汗解表;
佐,杏仁,苦温,下气降逆,助麻黄宣肺平喘;
使,甘草,甘温,调和诸药;
四药相配,共奏散寒解表,宣肺平喘之功,治疗风寒表实证。第34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方剂组成变化
1、药味加减变化
随证加减:指在主证、主药不变的情况下,随次要症状或兼证的不同,增减其次要药物,以适应新的病情需要;
药物配伍变化:在主要药物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臣、佐药的配伍变化,可以直接影响该药的主要作用;
组方变化:增减方中药味,更换主药,而主治随之改变,方名亦随之改变。
第35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药量增减变化
药味不变,增减药量,或更换药味主次关系,导致药力大小改变或扩大治疗范围,甚至改变其主治证候。
如四逆汤,附子一枚,干姜一两半,炙甘草二两组成,
若附子用大者一枚,干姜加倍用三两,名通脉四逆汤,药力大增。
3、剂型更换变化
汤剂作用快而力峻,丸剂作用慢而力缓。
第36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七章中药方剂第1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2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4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5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6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7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8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9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0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1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药物疗法是治疗各科疾病的最基本方法,是指将药物制成特定的剂型,通过内服或外用而达到治病健身的目的。
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生之地,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第12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基本知识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的药物,称为“中药”。
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
药物经过一定的配伍组合,加工炮制成特定的剂型,称为方剂。第13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中药药性
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方面的内容。
第14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
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用以说明药物性质。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第15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凡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温性或热性;平性:指药性平和,寒热之性不甚明显。但仍有偏温、偏凉的不同。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具体的来说,温热药多用治中寒腹痛,寒疝作痛,阳萎不举,宫冷不孕,阴寒水肿,风寒痹证,血寒经闭,虚阳上越,亡阳虚脱等一系列阴寒证;寒凉药则主要用于治疗实热烦渴,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火毒疮疡,热结便秘,热淋涩痛,黄疸水肿,痰热喘咳,高热神昏,热极生风等一系列阳热证。第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