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六年级历史期末考试重点难点突破实战卷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于哪个朝代?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
2.“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首诗主要赞颂了哪位历史人物?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成吉思汗
3.下列哪一项不是“贞观之治”时期出现的局面?
A.国力强盛B.文化繁荣C.天下大乱D.百姓安居乐业
4.唐朝时期,哪一项科技成就起到了重要的通讯作用?
A.造纸术B.指南针C.火药D.印刷术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A.爱国主义B.革命英雄主义C.乐天知命D.勤俭节约
6.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7.哪位皇帝领导了“戊戌变法”?
A.咸丰帝B.同治帝C.光绪帝D.宣统帝
8.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哪一年?
A.1911年B.1919年C.1921年D.1949年
9.新中国成立后,为恢复国民经济采取了什么政策?
A.“大跃进”B.“人民公社化”C.“一五”计划D.土地改革
10.下列哪一项不是改革开放的成果?
A.经济特区建立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一国两制”D.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
二、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每空1分,共10分)
1.公元前2070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______朝。
2.为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统一了文字,还统一了______、度量衡。
3.1368年,朱元璋在______建立明朝。
4.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入______,明朝灭亡。
5.1840年至1842年,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______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标志着______的开始。
7.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告______成立。
8.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在农村实行了______政策。
9.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______。
10.“两弹一星”是指______、原子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三、判断题(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8分)
1.汉高祖刘邦是西汉的开国皇帝。()
2.唐朝的都城是长安,宋朝的都城是洛阳。()
3.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在五四运动之后。()
4.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四、简答题(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简述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
2.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政权采取的措施。
五、材料分析题(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12分)
材料一:“我愿以身许国,保家卫国!”
材料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材料三:文天祥、岳飞是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们的事迹体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六、简述题(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简述中国从秦朝到清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
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商朝的甲骨文是现存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标志着我国进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2.A解析:诗句描绘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雄伟气势和赫赫战功。
3.C解析:“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的一段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时期,不可能出现天下大乱。
4.A解析:造纸术的改进和普及,在唐朝时期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通讯和记录作用。
5.A解析:诗句出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表达了他忠于宋朝、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
6.A解析: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C解析:戊戌变法是清朝光绪帝在1898年试图进行的一场改革运动。
8.C解析: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9.D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恢复国民经济,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共同纲领》,并进行了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