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六年级历史期末考试重点难点试卷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哪个朝代首次确立了郡县制?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
2.“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牧野之战D.秦始皇统一六国
3.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
A.推行“推恩令”B.设置十三部刺史C.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D.实行分封制
4.被誉为“唐宗宋祖”的两位皇帝分别是
A.唐太宗和宋太祖B.唐高祖和宋太宗C.唐太宗和宋太宗D.唐玄宗和宋高祖
5.以下哪个选项是宋代城市经济繁荣的重要表现?
A.土地兼并严重B.手工业发展缓慢C.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出现“坊市合一”的格局D.商业活动受到严格限制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最有可能出自哪个朝代的诗人文天祥?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7.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是
A.废除丞相B.设立内阁C.实行行省制度D.推行土司制度
8.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鸦片战争D.戊戌变法
9.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的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0.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同盟会B.光复会C.兴中会D.保国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我国第一个王朝是朝,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进入时代。
2.西周时期实行的两种政治制度是和。
3.“贞观之治”是朝的统治时期,他的年号是。
4.宋朝的都城是,元朝的都城是。
5.明朝的科举考试实行制,清朝文字狱严重,其主要目的是。
6.1840年至1842年,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战争,史称。
7.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变法运动,史称。
8.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建立了。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商鞅变法是在春秋时期进行的。()
2.汉初,刘邦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采取了“文景之治”的年号。()
3.唐朝的都城是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4.宋朝时期,科举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实现了“学而优则仕”的理想。()
5.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全国的统治。()
6.明朝的郑和七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
7.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农民起义。()
9.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10.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主要措施及其历史意义。
2.简述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
五、材料分析题(1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秦王扫六合》
材料二:“秦王既并天下,而心欲佯谦让,乃上书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一,功过五帝,德高三王。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句诗描绘了秦始皇怎样的形象?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六、论述题(10分)
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中国近代社会从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到建立新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
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D2.D3.D4.C5.C6.B7.A8.C9.A10.A
二、填空题
1.夏;奴隶2.分封制;宗法制3.唐;唐太宗4.汴京;大都5.八股;维护封建统治6.鸦片战争7.戊戌变法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