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最新)《心中的“110”》教学设计(公开课精品).docx
文件大小:24.66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10-14
总字数:约1.75千字
文档摘要

《心中的“110”》教学设计

三年级道德与法律(上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110是报警电话,了解正确拨打110的相关知识。

2.掌握独自在家应对陌生人敲门、遇到陌生人勒索等危险情况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面对陌生人或危险情境时,保持冷静并做出正确判断,学会机智应对。

2.培养求助能力,知道在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向合适的人(如穿制服人员、家长、老师等)求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明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道理,不抱有侥幸心理。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体会安全保障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养成关注自身安全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独自在家应对陌生人敲门的方法,以及遇到危险时正确的求助方式。

2.理解110报警电话的作用,知道在何种情况下可以拨打110。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面对危险情境时的冷静应对能力和正确判断能力。

2.帮助学生将所学的安全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形成自觉的安全防护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

制作包含谜语、情境案例、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谜语:“号码只有三个数,遇到危险请它来,警察叔叔会帮忙,保护我们保平安。”

2.引导学生集体思考、猜测,公布答案“110报警电话”,引出本节课主题——心中的“110”。

3.教师提问:“大家知道110电话有什么用吗?在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可能需要它呢?”

二、活动一:保持警惕——应对独自在家遇陌生人敲门

1.情境呈现:PPT展示情境图片——红红独自在家,遇到“邻居王奶奶修煤气”“送快递人员”敲门,提问“你们觉得红红该怎么办呢?”

2.经验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独自在家的经历和应对陌生人敲门的方法,教师适时引导和补充。

3.总结妙招:根据学生分享,总结出应对陌生人敲门的“小妙招”,并以PPT形式呈现。

4.朗读口诀:带领学生朗读“独自在家怎么办”口诀,帮助记忆。

5.辨别判断:PPT出示6种独自在家遇陌生人敲门的想法,让学生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6.教师小结:强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提醒学生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保持警惕,不抱有侥幸心理。

三、活动二:机智应对——遇到危险情境

1.案例分析:PPT呈现陈宇遇到危险的案例组织小组讨论:

问题1:“你最欣赏陈宇遇事后的什么表现?”

问题2:“如果是你遇到类似的情况,会怎么处理?”

2.小组分享:每个小组推选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对合理的应对方法给予肯定,对不当方法进行纠正和引导。

3.情境拓展:PPT展示君君的难题——“一天放学后,君君独自在小区超市购买学习用品,遇到了一个青年人向他索要零花钱,并威胁恐吓他不许将此事告诉其他人,如果泄露出去,将在校外狠狠教训他。君君应如何应对?”

4.方法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面对陌生人勒索钱财的方法,教师补充完善后以PPT呈现。

5.经验交流:邀请学生分享生活中遇到的类似事情及当时的处理方式,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

6.教师小结:强调“求助是一种生存能力”,当遇到无法解决的事情时,要及时向他人发出求助信号。

四、活动三:正确求助——知道求助对象与拨打110

1.求助对象讨论:提问“我们应该向什么人求助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

2.正确拨打110教学:

提问“你知道如何正确拨打110报警电话吗?”,让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补充讲解正确拨打110的要点。

3.“小警察”角色扮演(预选):邀请几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拨打110报警的场景,其他学生观察并指出是否正确,教师进行指导。

五、活动四:骗术侦察——巩固安全知识

1.案例呈现:PPT展示4个“骗术大侦察”案例。

2.判断与分享:让学生快速判断每个案例中文文、红红、东东、贝贝做法的对错,并说明理由,教师总结。

六、课堂总结,强化记忆

1.带领学生朗读课堂总结口诀。

2.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机智应对

机智应对

保持警惕心中的“110”

保持警惕

正确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