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教学设计方案
姓名
单位
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
044105
联系电话
E-mail地址
题目
《女娲补天》
授课时间
所属学科
语文
适用年级
三年级
教学目标分析(结合课程标准说明本节课学习完成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女娲补天》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根据精读课文的要求以及学生喜欢神话故事的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一、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等词语;二、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三、学习女娲为了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目标中指出,要关心作品中人物命运和喜怒哀乐,在学法指导中强调要使学生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加强情感体验。结合三年级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难点则是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学习者特征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描述):
三年级的孩子,想象力丰富,对神话故事感兴趣,学习《女娲补天》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经典的神话故事,借助多媒体加深学生对这个神话故事的理解,能复述该故事,从中有所得,有所悟。
教学过程(按照教学步骤和相应的活动序列进行描述,要注意说明各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具体资源及环境):
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1、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女娲补天》,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些生字,你还认识他们吗?(师出示幻灯片二,复习生字。)
2、出示幻灯片三,检查生词掌握情况。
3、出示幻灯片四,检查学生上节课课文掌握情况。
4、出示幻灯片五,明确课文结构。
二、学习“怎样补天”,感受女娲的善良、勇敢、乐于奉献
1、请学生朗读课文第一段,谈谈感受;然后过渡:同学们读得很好,读出了天塌之后的可怕情景,也读出了自己难过的心情。女娲看到天塌下来,许多人在水深火热之中受苦受难,心里也难过极了,她立刻去找雨神,哀求雨神下场大雨,女娲又造好了船,救出了水中的人。(可这还不够,要想彻底地让天上的大窟窿不喷火,只有——把天补上。)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补天过程的?请快速读课文,找一找。
3、女娲怎样艰难地补好天的呢?学生再读3、4段,划出能体现女娲补天艰难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自己的理解、感情。
请学生读读自己找到的语句:
预设1、出示(幻灯片六):“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1)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什么?(女娲找五彩石很艰难)你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小练习:女娲找啊找啊,她来到________找纯青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是,还是没有找到。
(2)刚才他能够学们通过理解句子中的关键词感受到了女娲找五彩石的艰难,那就让我们读出女娲找石头的艰难与危险吧!
(3)同桌练读,请一组同桌读、齐读(男生读1、2句,女生读3、4句)(引导学生从“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好”“零零星星”“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啊找啊”等体会)是啊,山上的五彩石又小又辟,分散开来,这儿一点,哪儿一点,用书上词语说就是“零零星星”,十分难找。
4、师:通过你的描述,我们仿佛看到了女娲不畏艰辛,跋山涉水寻找五彩石的情景。
预设2:出示(幻灯片七):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1、你是从哪里体会出补天的艰辛?
(引导生从“找…挖…放…炼…化…装…端…泼”“炼了五天五夜”“冶炼”等)
2、同学们,我们再来读读这一段,标出写女娲补天动作的词语,认真的读。
3、指导说动词,课件出示。
4、这短短的一段话,用了那么多描写女娲补天的动作,尤其是她炼五彩石共炼了五天五夜!由此,你又有怎样的感受?总结女娲精神,出示幻灯片八,有感情地练读,。
5、过渡:如此神奇的画面,谁愿意再现女娲的神奇,让学生填动词。
出示句子:
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写得真神啊,女娲神力无边,她真了不起!谁来读?
女娲往上一泼天空出现了什么变化?大家想象一直“金光四射”是什么样?你见过什么东西金光四射?(金箍棒、太阳、金币、服饰、水晶灯……)练读“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