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110”》课堂教学逐字稿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同学们,上课啦!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有趣的谜语,咱们比一比谁的小脑袋转得最快,能最先猜出来,好不好?(停顿,等待学生回应)那老师可要出题咯——“号码只有三个数,遇到危险请它来,警察叔叔会帮忙,保护我们保平安。”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这会是什么呀?
学生:(纷纷举手)老师,是110!/我知道,是报警电话110!
教师:哇,大家都好厉害!没错,答案就是110报警电话。今天咱们这节课的主题,就和这个能保护我们的“110”有关,叫做“心中的‘110’”(板书课题)。那大家先想一想,110电话到底有什么用呢?在生活里,咱们什么时候可能需要拨打它呀?谁愿意和大家分享分享?
学生1:遇到坏人的时候可以打110!
学生2:家里进小偷了,就可以找110帮忙。
教师:大家说得都特别对!110能在我们遇到危险时伸出援手,但怎么正确用它、遇到危险还有哪些应对办法,就是咱们今天要好好学的内容,咱们一起往下探索吧!
二、活动一:保持警惕——应对独自在家遇陌生人敲门
教师:首先,咱们来看一个生活里很常见的场景。(播放PPT,展示红红独自在家的图片)图里的小朋友叫红红,她爸爸妈妈出门了,就她一个人在家。这时候呀,门外突然有人敲门,一个说“红红,我是王奶奶,家里煤气坏了,想借你家电话修一下”,还有一个说“小朋友,你的快递到了,开门取一下哦”。大家想想,红红该怎么办呢?先和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等会儿咱们请同学分享。
(学生同桌讨论,2分钟后)
教师:好啦,时间到!谁愿意说说,如果是你,会怎么帮红红想办法?
学生3:我觉得不能开门,万一不是真的王奶奶呢?
学生4:可以先问清楚,比如问王奶奶昨天咱们聊了什么,要是她答不上来,就是坏人!
教师:大家的想法都特别棒,特别有警惕心!老师把咱们想到的好办法总结成了“小妙招”,大家一起看看(播放PPT):第一,独自在家要及时把门反锁,想知道门外是谁,就通过猫眼向外观察;第二,就算对方说自己是熟人,比如“王奶奶”“快递员叔叔”,也得想办法确认,比如给爸爸妈妈打电话问问;第三,要是不确定对方是谁,或者感觉不对劲,就可以给家人或者110打电话求助;最重要的一点是,千万不要轻易给陌生人开门。
教师:为了让大家更快记住这些办法,老师编了一段口诀,咱们一起大声读一读好不好?(带领学生朗读)“独自在家门反锁,生人敲门先观察。问事借物送东西,绝不开门等爸妈。非要开门还不走,不慌赶紧打电话。”读得真响亮!那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看看大家是不是真的学会了。(播放PPT,展示6种想法)咱们一个一个来看,第一种“我看这个人不像坏人,就把门打开了……”这种做法对不对呀?
学生:不对!
教师:为什么不对呢?谁能说说理由?
学生5:不能看外表判断,坏人不会把“坏人”两个字写在脸上!
教师:说得太对了!咱们可不能仅凭外表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好人,一定要保持警惕。那第二种“我想,不开门多不礼貌呀!就开门让他进来坐。”这种做法呢?
学生:不对!安全比礼貌重要!
教师:没错,遇到这种情况,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后面这几种想法,大家也一起判断一下,说说理由……(逐一引导学生判断并讲解)
教师:咱们常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就算是看起来很平常的小事,比如有人敲门,咱们也得提高警惕,不能抱有“他肯定是好人”的侥幸心理,这样才能保护好自己。
三、活动二:机智应对——遇到危险情境
教师:除了独自在家遇到陌生人敲门,生活里还可能遇到其他危险情况。咱们来看一个案例(播放PPT,展示陈宇的案例):陈宇放学回家,走到一条小路上,突然有个陌生人拦住他,让他把零花钱交出来,还说要是敢告诉别人,就打他。陈宇没有慌,他假装害怕,说自己今天没带钱,然后趁陌生人不注意,赶紧跑到附近的超市,找收银员阿姨帮忙报了警。大家分组讨论一下,你最欣赏陈宇遇事后的什么表现?如果是你遇到类似情况,会怎么处理?每组选一个代表,等会儿和大家分享。
(学生分组讨论,3分钟后)
教师:好啦,讨论时间到!哪个小组先来说说?
小组代表1:我们组觉得陈宇很冷静,没有和坏人硬拼,还想到跑到超市找大人帮忙,特别聪明!
小组代表2:我们觉得陈宇知道要报警,还找了安全的地方求助,做得特别好!
教师:大家观察得都很仔细!咱们要记住,咱们还是小学生,遇到坏人的时候,千万不要想着和他“勇敢搏斗”,保护好自己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像陈宇这样冷静应对、找机会求助,才是最聪明的做法。
教师:再来看一个情境(播放PPT):君君放学后,独自在小区超市买学习用品,有个青年人向他要零花钱,还威胁他不许告诉别人,说要是说出去,就在校外教训他。君君该怎么应对呢?大家结合刚才陈宇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