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纺、线”等12个生字;会写“沙、油”等7个字。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主动积累词语。
3、情感目标: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激发学生喜欢春雨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能读准字音,规范写字,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培养学生主动积累知识和探究大自然的意识。
教材简析:
《春雨的色彩》是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四课课文。它是一篇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的童话故事,全篇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一群小鸟的争论,呈现了在春雨滋润下事物的变化,展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春天,让我们感受到春雨的宝贵、神奇。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六自然段描写了春雨的声、形,二至五自然段是小鸟们各自发表自己的建议展现春雨带给大地的变化。文章内容浅显,语言生动,充满了童趣。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望强,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会使他们更关注一些春天里事物的细微变化,激发其探究的欲望。课文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和语言呈现了一幅因春雨的滋润而变得多姿多彩的春景图。课文紧贴实际生活的内容,有趣的文字描写很能吸引小朋友。依凭颇具儿化的生动文本,辅以形象直观的电化教学手段,学生一定会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达成识字学词、读文感悟、陶冶情操之目的。
教学设计理念:
依据教材特点,教学时合理适度地以多媒体为手段,创设生活场景和审美情景,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爱美情趣以达到感情诵读的目的,激发学生学文探究的热情以达到随文识字感悟文本内容的目的,从而实现课堂学习效率的最大化。据此分析并结合低年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及以识字教学为重点的教学要求,设计五大教学环节,环环紧扣,层层深入,以实现教学效率的最优化。
教学准备:
1、课文录音,儿歌《春雨沙沙沙》MP3。
2、多媒体\o课件课件:制作的小红花、燕子、麻雀、黄莺的图片等。
电教媒体应用:(见附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猜谜引入
1、多媒体播放歌曲《春雨沙沙沙》,同时利用课件呈现:烟雨朦胧,杨柳轻拂,沙沙的声音中,微波荡漾的湖面上,斜斜的雨丝隐约可见。
2、谜题引入: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大家猜猜这是什么?
3、师导入:同学们真聪明,答案就是雨。雨有许多种,绵绵的春雨、隆隆的雷雨、哗哗的暴雨等等。同学们再看一看,大屏幕上是什么雨呀?
4、是呀,春雨多美啊!那你们仔细观察一下,看它像什么?是什么声音?又是什么颜色呢?
(学生展开想象,老师板书课题:春雨的色彩)。
设计意图:通过美妙的音乐,优美的画面,把学生带入蒙蒙春雨中,让学生亲身感受春雨的美。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自读课文
1.多媒体播放请课文录音。让同学们先听,看谁听得最认真。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圈出不会认的生宇,向同桌请教后多读几遍。
3.学生按四人分组合作读书,会读的给不会读的同学当“小老师”,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棒
4.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抽学生试读课文。
(二)合作识字。
1.师:我们的小鸟朋友给我们带来了几位生字宝宝。看,这些生字宝宝都笑眯眯地看着我们,等着我们去跟它们交朋友呢。你有什么好办法不仅记住它们的名字,还记住它们长什么样?
2.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纺线洒群屋争论题桃油菜更
(1)学生自由拼读。
(2)带拼音齐读后去拼音齐读。
(3)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互读,并介绍识字的方法。
(4)开小火车读生字,用“纺”“洒”“争”等生字组词。
3.师:在这些生字宝宝中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自由说。例:“洒、油”都有三点水,“纺、群、论”等都是左右结构的字等等。
4.猜字谜游戏:西边滴水——洒;春雨落在树林前——淋
(三)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写的字:“沙、油、色、争、菜、问、更”。
2.请学生读一读,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请学生在书上各描一个,看看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教师根据学生的提示在黑板上范写一遍。指导学生认识并正确书写三点水和角子头两个部首。
5.学生练写,展评。
设计意图:赋予生字生命,使学生感到亲切,愿意与它们交朋友。在交朋友的过程中认识生字,记住字形,孩子们不觉得乏味。书写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己先描写,从中发现并说一说如何把字写漂亮,然后提醒老师和其他同学,以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师:同学们真聪明,会认识这么多的字了,我们来进行分小组读课文比赛,每小组派一组读得最好的同学上来读,老师还送礼物。
(课件展示:小红花。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在朗读比赛后,学生们感知课文内容,相互交流:你知道春雨的样子了吗?你听到春雨的声音了吗?你知道田野里来了哪些小客人?
四、精读课文,品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