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策略与实践
目录导航01导入案例:身边的品牌定位现象02品牌定位的定义与重要性03经典理论模型解析04品牌定位策略与维度05Z世代消费特征与定位适配06实践案例深度剖析07关键知识点总结08小组讨论与互动环节
互动提问:为什么你会选择这杯饮料?是因为口味、包装还是广告语?核心问题:品牌如何在你心中留下独特印象?
让消费者记住你的核心逻辑定义: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据独特且有价值的位置。通俗解释:当消费者想到某个品类时,你的品牌能否成为第一联想?案例联想如“怕上火”=王老吉“0糖0卡”=元气森林
为什么品牌定位如此重要?对消费者:降低决策成本,快速识别需求对品牌:构建竞争壁垒,避免同质化数据支撑:72%的Z世代表示会因品牌独特定位产生复购意愿(来源:《中国消费心智与品牌战略白皮书》)
经典理论1:心智阶梯模型消费者的“记忆排行榜”原理:消费者心智中,每个品类通常仅能记住前2-3个品牌(“三现象”)案例:可乐品类阶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破局策略:开创全新品类赛道,抢占“新阶梯”案例:王老吉以“预防上火的饮料”定位凉茶品类,成为该阶梯第一
经典理论2:定位三角模型找对位置的黄金法则三要素:公司(优势资源)、顾客(需求痛点)、竞争对手(差异化空间)案例:元气森林定位三角分析公司:无糖技术(赤藓糖醇配方)顾客:Z世代控糖需求对手:传统饮料高糖
经典理论3:STP战略定位落地的三步法市场细分(Segmentation)定义:将大市场划分为具有相似需求和特征的较小客户群体。案例:如喜茶聚焦24岁以下女性,精准锁定年轻消费群体。目标市场选择(Targeting)定义:评估各细分市场的吸引力,并选择一个或多个进入。案例:元气森林锁定无糖饮料市场,满足健康意识消费者的需求。市场定位(Positioning)定义:在目标客户心智中为品牌树立清晰、独特且有吸引力的形象。案例:喜茶通过产品创新和品牌营销,将自己定位为“新式茶饮引领者”。
品牌定位的三大核心维度产品维度功能(王老吉预防上火)、价格(小米性价比)、设计(李宁国潮)目标市场维度结合生活方式,如大学生场景(元和西饼)价值观维度情感价值(悦己消费)、文化认同(本土品牌)
Z世代消费特征你的需求,正在定义品牌个性化:拒绝撞衫,愿为独特设计买单情感驱动:消费是为“悦己”和“自我表达”社交化:小红书打卡、KOL推荐影响决策数据洞察:68%的Z世代重视品牌“情绪价值”
适配Z世代的定位策略产品创新:低糖、高颜值包装(如元气森林的日系设计)场景化营销:校园、运动、社交场景绑定(如牛约堡校园活动)价值观共鸣:本土文化、社会责任(如国潮品牌崛起)
案例剖析1:喜茶如何用“一杯茶”定义新赛道?STP战略拆解细分市场:24岁以下女性、一二线城市目标市场:追求时尚与品质的年轻消费者市场定位:新式茶饮引领者差异化策略:产品创新(奶盖茶)、体验设计(社交打卡门店)
案例剖析2:元气森林0糖0卡如何击中你的心智?心智阶梯抢占:开创“无糖气泡水”新品类定位三角分析:公司(赤藓糖醇技术)、顾客(Z世代健康焦虑)、对手(传统饮料高糖)营销适配:日系包装视觉冲击;KOL种草社交传播数据:年销超70亿,成为无糖饮料第一品牌
关键知识点总结定位成功的黄金法则抢占心智阶梯要么成为第一,要么开创一个新的品类,成为新品类的领导者。差异化是核心从产品特性、目标市场或品牌价值观中寻找并建立独特差异点。适配消费者深入理解目标用户,如Z世代需要个性化、情感化和社交化的品牌体验。长期一致性保持品牌定位的长期稳定,如红罐王老吉十年如一日强化其“怕上火”的核心认知。
小组讨论:为“校园咖啡”设计定位方案任务:假设学校新开咖啡店,如何通过定位吸引大学生?讨论方向目标人群细分:考研党、社团党、情侣等。差异化卖点:从功能、情感、场景等角度挖掘。一句核心广告语:简洁有力,直击人心。要求:每组5分钟,选代表分享。
你还能举出哪些定位成功的品牌?观察身边品牌(服装、零食、APP等)分析其定位关键词和目标人群下节课随机抽查分享,优秀案例计入平时成绩
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