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庄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学校发展目标,继续发挥教科研的先导、服务功能,遵循教科研“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为教育教学精彩引领”的原则,引导教师走“学习、实践、反思、协作”的教科研之路,提升教育教学智慧,努力打造一支有思想、能钻研的优良的师资队伍,达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的目的.
二、工作目标:
1、继续构建“高效智慧”的课堂,推进“十一五”课题研究。
2、加强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的整合,做实校本教研.
3、进一步规范制度管理,积极营造学校教科研文化,正确认识教科研价值。
4、搜集整理教育教学小故事,对“教育智慧进行校本化界定。
三、主要措施
1、深入开展“十一五课题研究,形成教学科研合一的良好局面.
本学期,在中期汇报基础上,抓好“十一五”课题的有效实施和过程管理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修改完善,使课题研究进一步与校本教研及教师教育智慧的提升紧密结合。
(1)以“求新、求变、求优为目标,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着眼课堂抓教学,构建“高效智慧”的课堂将继续成为本学期我校深入课改、提高教师实践智慧的切入点。根据中期汇报时专家的建议,目前把课堂教学改革的目光聚焦于如何“求新、求变、求优上。功在课前,效在课堂,我们倡导在对学生的尊重理解中召唤智慧,在弹性的预设中生成智慧,在方法的创新中彰显智慧,在机智的应对中绽放智慧,在细节的精心处理中催生智慧,积极创建学校“智慧教育,优质轻负的教学特色。
(2)关注教学中生成的问题,促进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的整合。
“教研课题化,课题研训化",各学科根据实际情况,明确本学期需突破的重点,选定各自研究的课题,深入开展以打造“智慧课堂”为主题的研究,继续重视调查分析、校本课程的编写、研究课的教学、经验的总结,在课堂教学的“求新、求变、求优”上下功夫,增强校本教研的主题性和实效性。
(3)坚持“和而不同”的理念引领,建设团队自主发展的教研机制。
加强教研组、课题组、年级备课组等学习型组织建设,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研究与发展的主体意识.本学期要认真做好课例研究,开展相关的主题研讨活动,通过教学现场观摩、同课异构、青年教师赛课、撰写教学反思等方式从鲜活的教学案例入手,在“求新、求变、求优”中不断增强智慧教育的理念,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团队合作精神.
2、不断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校本培训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内涵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为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创设条件、搭建舞台。
(1)以“自学、互学”等形式加强教师理论学习,按要求每月完成摘抄或写好读书心得,充分利用每周的教研活动时间开展好读书交流活动,教师依次介绍好书、好文章、好贴子,谈谈学习后的心得体会,交流阅读后的教育观念、教学实践的转变和成效.
(2)以点带面,发挥学校骨干的作用,在链接、跟进与改进中加快青年教师成长速度.
(3)充分利用《教师教科研成长手册》、教师个人博客,促进青年教师的学习、实践、研究与反思。除上好示范课、研究课或一人一课外,能积极参加智慧论坛,每月有质量地完成各学科要求的日常教学反思,学期结束时能围绕本学科的课题,抓住其中一个点,结合教学实践,写一篇论文或经验介绍.
3、完善教科研管理制度,?规范课题管理体系?。
(1)实施月汇报制度.每月最后第二周的星期五中午,课题组长交流活动,上交过程性资料,汇报活动体会,存在问题,改进方向。
(2)规范常态化的校本教科研制度。教科室将加强对课题的指导,协助课题组长认真制定计划,开展好每一次活动,期末对各课题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3)做好教科研成果的及时总结、学习交流、宣传工作。搜集整理“走进教育教学智慧的30个小故事”,对“教育智慧进行校本化界定。继续做好每月一期《教科研简报》,为老师提供教科研动态.继续为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提供服务,提供学习资料、方法指导,组织教师做好投稿或参赛工作。
四、具体安排:
二月份:
1、制订教科研工作计划
2、课题组制定研究计划
3、按要求完成教学改良记录、课例诊断等日常教学反思
三月份:
教研组、课题组按计划开展活动
组织教师撰写并整理“走进教育教学智慧的30个小故事
语文组编好《教科研简报》
四月份:
1、书面完成《智慧课堂的哲学思考》
2、数学组编写《教科研简报》
3、期中小结
五月:
1、智慧论坛:智慧课堂的哲学思考
2、青年教师赛课
3、教师阅读《至真、至善、至美——教师形象浅谈》,完成读书心得
4、英语组编写《教科研简报》
六月:
1、检查《教科研手册》记载情况
2、完成课题阶段性小结与课题论文或经验介绍
3、做好资料归档,完成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