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解读PPT.docx
文件大小:38.95 KB
总页数:50 页
更新时间:2025-10-18
总字数:约2.62万字
文档摘要

PAGE

1-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解读PPT

一、规划背景与意义

1.1当前农业发展现状

(1)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据统计,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695亿斤,连续7年保持在6500亿斤以上,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优质、绿色、特色农业发展迅速。以水果产业为例,全国水果总产量超过3000万吨,其中苹果、柑橘、香蕉等主要水果品种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2)然而,我国农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农业生产方式仍然比较粗放,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据测算,我国农业化肥农药使用量占全球总量的1/3以上,但实际利用率不足40%,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此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田水利设施老化,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水资源短缺现象。以东北地区为例,由于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导致部分农田灌溉面积减少,影响了粮食产量。

(3)其次,农村人口流失问题日益严重,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加剧。据统计,我国农村劳动力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20%,且这一比例还在逐年上升。劳动力结构性矛盾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还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以浙江安吉县为例,由于劳动力流失,当地茶叶产业面临劳动力短缺的困境,影响了茶叶品质和产量。

1.2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性

(1)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严峻、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农业强国建设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等多方面支撑。通过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产业基础。

(3)农业强国建设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优质、安全、绿色、多样农产品需求日益增长。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农业强国建设还能带动农村地区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1.3本规划的战略目标和原则

(1)本规划的战略目标是,到2035年,我国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显著提升,形成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的农业发展新格局。具体包括: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5%,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

(2)为实现上述目标,本规划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三是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农业发展活力;四是坚持改革创新,深化农业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农业发展潜力。

(3)本规划强调,要加强党对农业工作的领导,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提升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同时,要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形成全国一盘棋的发展格局。

二、总体要求与战略布局

2.1发展目标

(1)本规划设定的发展目标是,到2035年,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粮食生产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比例显著提升。

(2)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方面,目标是实现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多元化的农业经营体系。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布局更加合理,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5:1,农村电商等新型业态蓬勃发展。同时,农业品牌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农业品牌。

(3)在农业绿色发展方面,目标是推进农业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模式。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2.2战略布局

(1)本规划的战略布局分为三个层次:国家层面、区域层面和产业层面。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