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ppt
文件大小:1.98 MB
总页数:32 页
更新时间:2025-11-14
总字数:约3.26千字
文档摘要

第三章外部性理论第1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节外部性的定义一、外部性的含义外部性就是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消费者和生产者产生的超越活动主体范围的影响。它是一种成本或效益的外溢现象。经济外部性用数学语言表示:设Uj=Uj(X1j,X2j,…,Xnj,Xmk)j≠kXij(i=1,2,…,n)是经济行为人j的各项经济活动水平,Xmk是经济行为人k的一项经济活动水平,Uj是j的效用或福利水平。当Xmk存在时,说明j的效用或福利水平除受他自己的活动Xij的影响外,还受到他所不能控制的Xmk的影响。第2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正外部性(外部经济性)Q1QMEBMPBMSBMCP1

PP

P第3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负外部性(外部不经济)Q1QMSCMPCMBP1P第4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节外部性的类型1.公共外部性和私人外部性公共“损害”城市大气被污染,受影响的是该地区的所有居民。公共“享受”花园产生一种对所有观赏者的外部经济性。基本原因是公共物品的供给是“非竞争”的,即增加一个对某种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或影响他人对该物品的利用。第5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竞争”的外部性二战时期,沿着铁路捡过往火车掉落的煤垃圾污染(甲→乙)外部性可以具有两种形式:公共(非竞争)形式和私人(竞争)形式。研究外部性的主要目的是如何改变人们对外部性的激励机制,引导最优的社会资源配置。第6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可转移的外部性一般情况下,庇古型的环境经济政策不提供辅助刺激,即对外部性的受害者既不赔偿也不征税。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能有必要向受害者征税。这种状况称为“可转移的外部性”。特指受害者有机会向第三方“转移”外部性的现象。第7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受害者必须支付的税额应等于由于向他人转移外部性引起的社会边际损害。社会最优解决方案是把垃圾堆放在净损害(转移成本净值)最小的地方。在可转移外部性这一特例中,受害者必须遵守税额等于转移活动引起的社会边际损害这一规则。第8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在纯粹竞争的条件下,当一个人的活动水平影响另一个人的财务状况时,不一定产生资源配置不当。这就是假外部性——货币外部性。货币外部性产生于经济活动中一些投入和产出的价格变化。第9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三节外部性理论的应用一、外部性分析生产者舍弃治理,而选择把污染物直接排入环境中。这样,就可节省一笔开支(私人成本)。但是,由于污染排入环境后造成环境污染,从而使该环境内的其他人受到损害,或者说对社会造成了经济损失(各种损害均可转化为经济损失),这一社会损失称为社会成本。这样,由于生产者把污染物直接排入环境中,“节省”了治理污染的私人成本,而使社会付出了社会成本,即私人成本社会化了。第10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对某一生产者而言,其生产费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产成本C生;二是治理污染的成本C治;若生产者不治理污染,污染将会给社会造成损害,即社会付出了社会成本C社。假设产量为Q,价格为P,若不考虑外部不经济性,企业不治理污染,盈利R1为:R1=PQ-C生此时,该企业对社会福利的贡献F1为:F1=R1-C社=PQ-C生-C社第11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如果考虑外部不经济性,即将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生产者对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进行治理,此时,企业将增加C治,盈利为:R′1=PQ-C生-C治由于企业对污染进行治理,对环境没有造成污染,也就不会造成社会损害,即C′社=0,此时,企业对社会福利的贡献F′1为:F′1=R′1-C′社=R′1=PQ-C生-C治第12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将企业治理污染和不治理污染的盈利以及对社会的福利贡献进行对比:R1-R′1=(PQ-C生)-(PQ-C生-C治)=C治说明企业不治理污染时将获得超额利润C治。F1-F′1=(PQ-C生-C社)-(PQ-C生-C治)=C治-C社一般来说,C治<C社,因此,F1<F′1,这说明,将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将有助于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第13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