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癫痫800例
韩贵周韩钰滨
(甘肃省庄浪县中医院,744600)
笔者自1986年1月~2000年12月应用肝俞穴埋线与口服愈痫胶囊、小剂量抗痫西药联合使用治疗各类型癫痫1200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按2∶1比例将1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共800例,男510例,女290例;年龄6个月~10岁者410例,11~20岁者240例,21~30岁者98例,31岁以上者52例。对照组400例,男248例,女152例;年龄6个月~10岁者183例,11~20岁者117例,21~30岁者62例,31岁以上者38例。所有患者病程在5年以内者446例,6~10年者329例,11~15年者281例,16~20年者83例,21年以上者61例;发作类型局部373例,全身性发作823例,特发性4例;原发性445例,高热抽搐引起294例,脑外伤后268例,脑膜炎、病毒性痢疾后遗症86例,强烈精神刺激引起65例,脑发育不全引起13例,显性遗传9例,结节性硬化症6例,光源性4例,脑瘤3例,脑积水3例,严重药物过敏引起2例,打胎药引起2例;所有患者中脑电图异常者占60%~70%,头颅CT异常者占30%。
治疗方法
治疗组:肝俞穴埋线疗法合口服愈痫胶囊、小剂量抗痫西药联合治疗。①埋线疗法:找准肝俞穴,龙胆紫作标记,皮肤常规消毒后,在标记处用2%利多卡因2ml作局部浸润麻醉。羊肠线用酒精泡30min,盐水冲洗,用持针器将穿有0~1号铬制羊肠线的皮肤缝合针,从一侧麻醉点刺入,穿过穴位下方的皮下至肌层,从对侧穿出,紧贴皮肤剪断两端线头,轻揉按局部,使羊肠线完全埋入皮下组织里,用创可贴严密封闭,防止感染,7天后去掉创可贴。两侧交替应用,6个月为1个疗程。②愈痫胶囊:白芥子10g,胆南星10g,白矾10g,郁金10g,莪术10g,全蝎3g。本院制剂室精加工装成每颗0.5g胶囊,按年龄大小每次服用3~10粒,1日1次。③西药治疗:选用副作用小,疗效平稳,价格低廉,中老年人及幼儿均可使用的3种西药,即丙戊酸钠400mg,苯巴比妥60mg,安痛定5mg,每晚1次口服。小儿按体重计算用量。对照组:每次用丙戊酸钠400mg,苯巴比妥60mg,安痛定5mg,每日3次口服;小儿按体重计算,每日分3次口服。
治疗结果
疗效判断标准:治愈:在治疗中3~4年不发作,开始逐渐减药至停药2年,完全停药2年不发作者;有效:在治疗中3~4年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或1~3年发作1次者;无效:在治疗中3~4年发作次数不减少,甚至加重者。
表1两组治疗结果比较表
通过上表可见,治疗组能显著提高治愈率,疗效优于对照组,完全停药2年后复发率较对照组低,说明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指导下,3种方法联合治疗不但能提高癫痫的治愈率和降低复发率,还可减少常规抗痫西药的用量及用药次数,减少或减轻抗痫西药的毒副反应。
讨论
癫痫是慢性疑难杂病,病位在颅脑,病因复杂,目前的检查手段难以查清病因,CT、MRI只能对部分癫痫灶确诊,但对一些微小病变及超微小病灶导致脑神经细胞变性形成痫灶的长期异常放电则无法定性定位,许多癫痫灶不是局限在一个部位,而是在大脑的多个部位发现“癫痫波”。脑部许多部位是手术禁区,所以85%的病人靠药物治疗,但服药时间长,因此专科医生严格指导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笔者经过18年的临床疗效观察发现,肝俞穴埋线确实是治疗癫痫的有效穴位。肝俞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上额顶,入颅内,络脑,肝俞穴在此条经脉上,主治癫狂、痫症。铬制羊肠线埋入肝俞穴,初期发挥机械刺激作用,溶化吸收后产生化学性刺激作用,效力温和持久,能疏通经络,止痉抗痫,具有操作简便、安全高效、经济长效、微创痛小、治疗次数少等特点。脑为元神之府,历代医家认为癫痫是脏气不平,痰涎壅盛,迷蒙孔窍而形成。故愈痫胶囊以白芥子、胆南星、白矾、郁金清热化痰,熄风止痉,散结通络,开窍止痫;郁金配莪术可增强活血化瘀、行气消积之功;全蝎搜风通络,抗痫治顽疾。六药合用治痰气血互结、闭阻清窍、损伤元神之府的癫痫。埋线疗法与中药治本,少量西药治急、治标,三法结合则标本同治,临床疗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