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13例埋线减肥患者严重晕针的原因及处理
张中成
(广东省中医院针灸减肥专科,广州510120)
[主题词]减肥/埋线疗法;晕针/埋线疗法
穴位埋线疗法作为减肥治疗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目前已在很多减肥机构及美容院应用,但对其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却重视不够。本文通过对1499例埋线减肥患者中,13例严重晕针患者的分析,希望能够引起临床工作的重视。
1一般资料
所有病人均来源于2004年8月-2005年7月在广东省中医院针灸减肥专科门诊就诊的患者。1499例接受埋线减肥的患者中,其中男164例,女1335例;年龄在15~67岁之间,平均43岁。13例晕针患者中,男1例,女1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36岁,平均26岁,既往身体健康。
2埋线操作方法
应用一次性32号注射针,将1.5cm左右“0”号羊肠线从针尖放入注射针芯,用一次性针灸针在注射针柄插入针孔,选取中脘、天枢、气海、上巨虚,常规消毒后,将注射针插入穴位,用针灸针将羊肠线推入穴位内,拔出注射针,压迫针孔止血。治疗15日1次,5次一疗程。
3严重晕针的发生、处理及原因
在1499例接受埋线减肥的患者中,有13例出现严重的晕针反应,其发生率为019%。13例患者均为初诊,都是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未发现有延后晕针现象,表现为突然昏倒,面色苍白,呼之不应,口唇青紫,脉微欲绝的晕厥现象。患者苏醒后,追问晕厥前的症状时,患者述有恶心欲吐,头晕,心慌,手麻等前期症状。
晕针发生后,13例患者均停止埋线治疗,立即给予患者平卧,并用医者拇指第一指间关节强刺激水沟,最快3秒,最长15秒,13例晕针患者全部苏醒。无1例产生严重不良后果。分析晕针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13例晕针患者,10例是在下班后,空腹时发生;(2)13例患者针刺时体位均在坐位;(3)12例患者埋线时精神紧张;(4)因病人多,13例患者埋线时环境较嘈杂。
4典型病例
李某,女,26岁,于2005年3月5日就诊。主诉:全身性肥胖3年余。病史:3年前分娩后,饮食增多,活动少,体重逐渐增加,未曾治疗。现体胖,食欲好,大便时干,口苦,月经量多,舌质红、苔黄腻,脉滑。体重69kg,身高154cm,BMI2911。既往身体健康。诊断:肥胖病(胃肠实热型)。治则:通腑泻热,消脂减肥。予以穴位埋线治疗,当取天枢埋线时,患者突然跌倒,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呼之不应,手足发凉。立即停止埋线治疗,使患者平卧,并用右手拇指指间关节强刺激水沟,5秒后患者苏醒,予以卧床休息,并饮用温水,20分钟后,患者觉无恙,返家。
5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肥胖病的发生越来越多,它不仅影响人的美观,更重要的是肥胖导致了许多健康问题。这些年因穴位埋线疗法对肥胖病的持久作用及有效性,不仅在医学界,且在美容机构,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肥胖病人中得到认可。然而本疗法对病人的潜在危险并未得到关注。而非医疗机构开展埋线减肥,更增加了减肥病人的风险。13例严重晕针患者,都存在着初诊、空腹、紧张、体位不当等情况,因而对初诊病人,注意埋线前进食,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保持周围环境安静,注意良好体位等是预防严重晕针发生的重要措施。病人发生严重的晕针前,大多有恶心欲吐、头晕等前期反应,临床注意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并注意细心观
察,是避免发生严重晕针的关键。水沟具有极其重要的抗晕针作用,13例严重的晕针患者,都因应用水沟强刺激而得到有效的救治,值得在临床抗晕针方面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