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一、预案背景
为有效应对各类投诉举报事件,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
1.确保投诉举报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理,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2.提高投诉举报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3.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处理机制,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三、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
1.成立投诉举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投诉举报处置工作。
(1)组长:由单位主要领导担任。
(2)副组长:由单位分管领导担任。
(3)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2.设立投诉举报处置办公室,负责投诉举报的接收、登记、处理、反馈等工作。
(1)主任:由投诉举报处置领导小组副组长兼任。
(2)副主任:由投诉举报处置办公室负责人兼任。
(3)成员:由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
四、预案处置流程
1.接收投诉举报:投诉举报处置办公室负责接收投诉举报,包括电话、信函、电子邮件、现场等方式。
2.登记投诉举报:对投诉举报内容进行登记,包括投诉举报人信息、投诉举报事项、投诉举报时间等。
3.分办投诉举报:根据投诉举报内容,将投诉举报分办至相关部门进行核实、处理。
4.处理投诉举报:相关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对投诉举报事项进行调查核实,并提出处理意见。
5.反馈投诉举报: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投诉举报人,包括处理结果、处理依据等。
6.总结评估:对投诉举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评估,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处理效率。
五、应急预案措施
1.建立投诉举报信息平台,实现投诉举报信息共享,提高处理效率。
2.加强投诉举报处置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
3.完善投诉举报处理流程,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投诉举报得到及时处理。
4.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合力,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5.定期开展投诉举报处置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六、预案实施与监督
1.本预案由投诉举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
2.各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本预案要求,落实各项措施,确保预案的有效实施。
3.投诉举报处置领导小组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4.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法律法规调整或实际情况变化,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七、附则
1.本预案的解释权归投诉举报处置领导小组所有。
2.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2篇
一、编制目的
为有效应对各类投诉举报事件,确保投诉举报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部门、本单位的各类投诉举报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卫生、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领域。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指挥部
成立投诉举报处置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监督投诉举报处置工作。应急指挥部由以下人员组成:
(1)指挥长: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负责全面指挥、协调投诉举报处置工作。
(2)副指挥长:由单位分管负责人担任,协助指挥长开展工作。
(3)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具体实施投诉举报处置工作。
2.应急处置小组
根据投诉举报事件类型,成立相应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具体事件的调查、处理和反馈。
(1)环境污染应急处置小组
负责环境污染投诉举报事件的调查、处理和反馈。
(2)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置小组
负责食品药品安全投诉举报事件的调查、处理和反馈。
(3)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小组
负责公共卫生投诉举报事件的调查、处理和反馈。
(4)社会治安应急处置小组
负责社会治安投诉举报事件的调查、处理和反馈。
(5)安全生产应急处置小组
负责安全生产投诉举报事件的调查、处理和反馈。
四、应急处置流程
1.接报
接到投诉举报后,立即登记相关信息,并按照事件类型转交相应应急处置小组。
2.调查
应急处置小组接到投诉举报后,迅速开展调查,核实事件情况。
3.处理
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
(1)对违法行为进行制止、纠正;
(2)对受损方进行赔偿;
(3)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4)对涉嫌犯罪的行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4.反馈
处理完毕后,及时向投诉举报人反馈处理结果,并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5.总结
对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五、应急保障措施
1.人员保障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资金保障
确保投诉举报处置工作所需资金,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
3.设备保障
配备必要的调查、取证、处理设备,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4.信息保障
建立健全投诉举报信息管理系统,确保信息畅通。
六、附则
1.本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