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1.5透镜和视觉(第一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docx
文件大小:1019.6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11-26
总字数:约4.6千字
文档摘要

试卷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22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

1.5透镜和视觉(第一课时)

一、选择题

1.如图中有六块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

A.只有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③④⑥

2.烈日下,汽车玻璃窗上的小水珠应尽快擦干,否则阳光经过小水珠后会聚到一点,使该点位置上的物体温度升高可能导致火灾。小水珠的作用相当于()

A.凹透镜 B.凸透镜 C.平面镜 D.潜望镜

3.下面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像能用眼睛观察到,虚像不能用眼睛观察到

B.实像能用照相机拍摄下来,虚像不能用照相机拍摄下来

C.虚像和实像都能通过眼睛观察到,但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而实像能成在光屏上

D.虚像是人的幻觉,实际上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

4.如图所示,是一束光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发生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所用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

A. B. C. D.

5.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6.香水的主要成分中含易燃酒精,若太阳光会聚照射,容易燃烧引发火灾。如图所示为四种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的香水,最不适合放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下的是(????)

A.B. C. D.

7.小科将两个放大镜分别放在离书本相同高度处,观察文字,放大效果如图所示,则(????)

A.甲放大镜凸度大,观察的范围小

B.甲放大镜凸度大,观察的范围大

C.乙放大镜凸度大,观察的范围小

D.乙放大镜凸度大,观察的范围大

8.用光具座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A.10.0cm B.20.0cm C.30.0cm D.50.0cm

9.如图所示,人所观察到的像()

A.由凹透镜所成,这个像是虚像

B.由凸透镜所成,这个像是实像

C.由凹透镜所成,这个像能用光屏承接

D.由凸透镜所成,这个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10.在研究透镜对光的作用时,小阳用光路图记录下一些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折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的延长线更靠近主光轴,说明该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图乙中,平行光通过透镜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叫做该透镜的焦点

C.图丙中,经过薄透镜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D.图丁中,折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更加靠近主光轴,说明该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二、填空题

11.凸透镜对光线起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作用。如图所示,属于凸透镜的是,属于凹透镜的是。(填字母)

12.如图,摄像镜头捕捉路上行人拍摄,该摄像镜头相当于透镜(“凹”或“凸”),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填“会聚”或“发散”)。

13.课外拓展课上,小明用一个放大镜近距离观察小昆虫,当他发现看不太清楚小昆虫时,正确的做法是(填“将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远一点”或“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近一点”)。由于小明不小心将放大镜掉在地上摔掉了一小块,他用此放大镜(填“能”或“不能”)成一个完整的小昆虫的像。

14.正午时,太阳光直射在水平地面,取一圆形薄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15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是透镜直径的一半,若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小,则透镜的焦距是cm。

15.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中为大家直播演示了很多有趣的小实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神奇的太空小水球”(如图)。一开始王亚平将水注入水膜之中最终形成一个漂亮的完整水球,可以看到一个倒立的(填“实”或“虚”)像。随后,王亚平向水球里注射一个气泡,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水球里竟然形成了一正一反的两个人像,此时水球和中间气泡部分相当于两个(填“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

16.如图,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空气泡下方处较(选填“亮”或“暗”),这是因为太阳光射向空气泡和水如同射向透镜一样,出射光线会(选填“发散”或“会聚”)。

17.如图所示,凹透镜的主光轴处于水平位置,F是其焦点,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成45°,请画出竖直激光束AO经平面镜反射,再经凹透镜折射的光路图。

18.完成下列光路图

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

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