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介入手术室耗材管理质量持续改进PDCA报告.docx
文件大小:342.71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11-27
总字数:约4.76千字
文档摘要

介入手术室耗材管理质量持续改进PDCA报告

介入手术室是医院高新技术密集的核心平台,其特点是手术节奏快、设备精密昂贵、耗材种类繁多且价值高。耗材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患者的安危、医院的运营成本与医疗质量。为保障医疗安全,提升运营效率,降低医疗风险,并响应医院精益管理的号召,我科特成立质量改进小组,针对耗材管理领域展开为期一个季度的PDCA循环质量改进项目。本报告旨在系统阐述此次改进活动的全过程与成果。

存在问题

通过小组讨论、数据回溯一季度2000台手术及现场观察,我们梳理出耗材管理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可追溯性记录错误率高:

术后高值耗材的“实物、病历记录、收费清单”三者信息不一致的情况时有发生。产品型号或批次号记录错误、条形码粘贴遗漏或粘贴错误、甚至漏收费。

耗材清点与交接流程繁琐低效:

术前耗材由库房至手术间的申领、核对,以及术后与库房、收费处的交接,大量依赖手工单据和人工记忆,流程环节多,耗时较长,平均每台手术的耗材术前准备与术后清点交接耗时约25分钟,挤占了宝贵的接台时间,增加了医护人员非直接护理工作的负荷,且易在繁琐流程中产生新的错误。

库存管理问题

(1)库存积压与短缺并存

对手术量预测不准,或为应对紧急情况而过度备货,导致部分不常用或更新快的耗材过期报废,造成巨大浪费。常用耗材库存预警机制失灵,导致常规手术被迫延迟,或紧急手术时“等耗材”,延误抢救时机。

库存盘点数据不准

二级库房的实物库存数量与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库存数据长期不符。手术使用后出库不及时、紧急手术“先用时后补录”忘记补录、盘点不仔细等。影响采购决策,导致采购量失真,同时给资产管理和成本核算带来困难。

(3)库存管理不规范

①未遵循“先进先出”:新到的耗材被先用,早期的耗材被积压在仓库底部直至过期。

②存放混乱:不同品类、不同规格耗材混放标识不清,寻找困难,影响准备效率。

③储存条件不当:对温度、湿度有特殊要求的耗材,未在指定环境下存放,影响产品性能。

流程效率与操作规范问题

(1)术前请领与准备流程繁琐

依赖大量的纸质申请单,需要护士多次往返于库房和手术间,核对、清点、搬运耗时过长。挤占了接台手术的宝贵时间,延长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

(2)术中耗材传递与清点混乱

在复杂手术中,同时打开多个耗材,包装相似易混淆;巡回护士对台上耗材的使用情况掌握不清,依赖台上人员口头告知,易遗漏。增加记录错误的风险,甚至可能发生异物遗留的严重安全隐患。

(3)术后清点与交接复杂

术后需要对已使用、已拆包未使用、未拆包的耗材进行逐一清点,并与库房、收费处进行多环节交接,流程冗长。是导致医护人员加班的重要原因之一,且在多环节交接中易发生差错。

5.人员与培训问题

(1)人员意识不足

部分医护人员将耗材管理视为“简单的后勤工作”,未能充分认识到其关乎医疗安全、法律合规和经济运行的重要性,责任心不强。

(2)培训不到位:

①对新入职的护士和医生,未进行系统性的耗材管理制度和流程培训。

②引入新耗材时,仅对医生进行使用培训,而未对护士进行识别、核对和管理流程的培训。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操作不规范,错误频发。

二、原因分析

介入手术室耗材管理的问题绝非单一原因造成,而是人员意识、落后流程、系统支持、部门协作和管理文化等多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员因素

人员因素

物料因素

环境因素

方法因素

机器因素

考核不足

培训不足

责任意识不强

包装相似

品类繁多

库房布局不合理

手术室高压环境

缺乏标准化程序

流程繁琐复杂

信息化程度低

系统未整合

缺乏必要硬件

耗材管理

1.人员意识原因

(1)意识与责任心:

部分医护人员对耗材精准追溯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这是“麻烦的文书工作”,而非医疗安全的组成部分。缺乏成本控制意识,不关心耗材的浪费和库存积压。

(2)知识与技能:

新员工未接受系统、规范化的耗材管理制度和流程培训。引入新耗材时,仅对医生进行临床使用培训,忽略了护士的识别、核对和管理培训。员工对信息化系统与扫码设备操作不熟练,产生抵触情绪。

2.流程与制度缺陷原因

①信息化程度低:核心流程依赖纸质单据和人工记录,效率低下且极易出错。

②流程繁琐复杂:从申领、核对、使用到收费、入库、出库,环节过多,衔接不畅,存在信息孤岛。

③缺乏标准作业程序:耗材清点、条码粘贴、信息核对等操作无统一、量化的标准,全凭个人经验和习惯。

④应急机制缺失:急诊手术或特殊耗材的调用,没有清晰、快速的绿色通道流程。

3.耗材本身特性

不同品牌或同一品牌不同型号的耗材包装极其相似,仅在细小处有区别,术中匆忙时极易拿错。部分耗材的条码不易扫描或粘贴,产品关键信息型号、规格印刷不醒目。介入耗材种类、规格、型号极其复杂,给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

4.硬件与系统落后

没有配备扫码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