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版(三起)小学信息技三年级上册2.19《个性化桌面》说课稿及反思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思路
本课《个性化桌面》以华中师大版小学信息技三年级上册2.19内容为基础,围绕个性化桌面的创建与美化展开教学。通过讲解桌面图标、主题、背景等基本设置,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学会自定义桌面,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信息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信息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个性化桌面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提升计算思维,通过设计桌面布局,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个性化学习;培养信息伦理与安全意识,教育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尊重知识产权。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够熟练使用鼠标和键盘,对计算机界面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可能已经接触过简单的桌面设置,如改变桌面背景,但对于个性化桌面的概念和操作可能较为陌生。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信息技术课程兴趣较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强,但逻辑思维能力尚需培养。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动手实践,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可能更喜欢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个性化桌面设置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理解个性化设置的概念,选择合适的图标和主题,以及掌握调整桌面布局的技巧。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因为操作不当而导致桌面设置出现问题,需要教师及时指导和帮助。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计算机、投影仪、音响设备
-课程平台:学校网络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个性化桌面设置教程视频、桌面主题图片库
-教学手段:PPT演示、小组讨论、实践操作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播放一段学生使用个性化桌面的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个性化桌面吗?你们有没有为自己的电脑设置过个性化桌面?
-引导学生思考个性化桌面的作用和意义,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讲授新知(20分钟)
-展示PPT,讲解个性化桌面的概念和作用。
-引导学生了解桌面图标、主题、背景等基本设置。
-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展示如何调整桌面布局、更换桌面主题和背景图片。
-分步骤讲解个性化设置的具体操作方法,如调整图标大小、排列方式等。
3.巩固练习(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台计算机,进行个性化桌面设置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的桌面。
4.课堂小结(5分钟)
-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化桌面设置,分享设计心得。
-教师点评,总结个性化桌面设置的关键步骤和技巧。
-强调个性化桌面设置在提高学习效率和审美体验方面的作用。
5.作业布置(5分钟)
-请学生课后根据自己的喜好,为电脑设置个性化桌面。
-要求学生记录设置过程,撰写一篇简短的设置心得。
-提醒学生注意保护视力,合理使用电脑。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个性化桌面设计原则**:介绍桌面设计的审美原则,如色彩搭配、布局合理等,帮助学生理解个性化桌面设计的基本要素。
-**桌面主题的创意来源**:探讨桌面主题的创意来源,如自然景观、文化元素、兴趣爱好等,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讲解在个性化桌面设置中应注意的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知识,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操作系统桌面设置的其他功能**:介绍操作系统中桌面设置的其他高级功能,如任务栏自定义、屏幕分辨率调整等。
2.拓展建议:
-**审美教育**:鼓励学生参与美术或设计课程,学习色彩理论和构图技巧,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桌面设计中。
-**文化学习**:引导学生通过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和设计,为自己的桌面设计寻找灵感。
-**技术探索**:建议学生探索操作系统的高级设置,了解技术背后的原理,提高技术素养。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与桌面设计比赛或展示活动,通过实际操作提升技能和创造力。
-**小组合作**:在班级内组织小组,共同完成一个班级个性化桌面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家庭作业**: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为家长的电脑设置个性化桌面,增进家庭间的互动和学习。
-**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有关计算机操作和设计的书籍,拓宽知识面,提高自学能力。
-**网络资源**:指导学生如何安全地搜索和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教程、设计素材等,作为辅助学习的工具。
内容逻辑关系
①桌面个性化设置的概念
-重点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