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建筑工程项目HSE管理;6.1、概述
6.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6.3、施工项目安全管理
6.4、施工项目环境管理
;6.1、概述;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科技进步、社会文明、世界和平,其目的都是为了人类生活得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长寿。
保障人们在从事生产、生活、生存活动中的安全与健康(卫生),是各国政府应尽的首要责任和义务,也应该是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计划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国际合作和交往的基础
质量、环境、职业安全与卫生已成社会经济活动与世界交往合作的基础。
一个组织能否在质量、环境、职业安全与卫生三方面达到国际标准,已成了“入世”后开展一切经济活动所必须超越的障碍。;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目的
在生产活动中,通过安全生产的管理活动,并通过对生产因素的具体的状态控制,使生产因素的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并不引发事件,尤其是不引发使人受到伤害的事故,以保护生产活动中人的安全和健康。;环境管理的目的
在生产活动中,通过环境因素的管理活动,控制作业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使环境不受到污染,使资源得到节约。;HSE管理的任务
组织(或企业)为达到建设工程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而进行的组织、计划、控制、领导和协调的活动,包括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施工阶段HSE管理的主要任务
建设单位申领《施工许可证》时,应当提供建设工程有关安全施工措施的资料。
对于依法批准开工报告(应当拆除)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自开工报告批准之日15日内,将保证安全施工的措施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相关部门备案。;施工阶段HSE管理的主要任务
施工单位应当具备安全生产的资质条件,建设工程实行总承包的,由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责并自行完成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
总承包和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连带责任。分包单位应当接受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分包单位不服从管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由分包单位负主要责任。;项目验收试运行阶段的主要任务
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向审批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对环保设施进行竣工验收。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收到申请环保设施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完成验收。
对于需要试生产的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项目投入试生产3个月内向环保行政政主管部门申请对其项目配套的环保设施进行竣工验收。;6.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竞争加剧,忽视劳动条件和环境改善;竞争加剧,忽视劳动条件和环境改善
职业病
全国50多万个厂矿存在不程度的职业危险源,实际接触粉尘、毒物和噪声等职业危险源的职工有2500万人以上。
至98年全国累积尘肺病患者达542041人,累积死亡127147人(不能呼吸);竞争加剧,忽视劳动条件和环境改善
接触职业危险源人数居世界首位
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近800亿元。
世界影响
1、国际劳工组织大会上常有批评
2、工伤事故与职业病也是世界人权大会和其他一些国际组织攻击中国“忽视人权”的借口之一
;世界发达国家各自建立相关标准
1999年英国标准协会(BSI),挪威船级社(DNV)等13个组织提出了职业健康安全评价系列(OHSAS)标准,即
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OHSAS1800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1实施指南》。;中国建立的相关标准
2001年中国标准化委员会发布了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
2002年又发布了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南》(GB/T28002-2002);什么是安全?
;什么是安全?
;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是某种可预见的危险情况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这两项指标的总体反映,是对危险情况的一种综合性描述。;事故;职业健康安全??
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它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即制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策划、实施和运行、检查与纠正以及管理评审。;(三)OHSMS的建立和实施;(三)OHSMS的建立和实施;(三)OHSMS的建立和实施;6.3、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的范围
在进行生产管理的同时,通过采用计划、组织、技术等手段,依据并适应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的运动规律,使其积极方面充分发挥,而又利于控制事故不致发生的一切管理活动。
包括劳动保护、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三个方面。;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管理体制
“企业负责,行业管理
国家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