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解比例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40页的例5,完成练习七第7题。
教学目标
1.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解比例。
教学难点
解比例的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点名背诵)?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学生自主练习。)
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
二、交流共享、获取新知
1.出示例5
(1)审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提问:怎样理解“把照片按比例放大”这句话?(放大前后的相关线段的长度是可以组成比例的)
(2)如果把放大后照片的宽设为X厘米,那么,你能写出哪些比例?引导学生写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式。
告诉学生:“像上面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3)讨论:怎样解比例?根据是什么?
(4)思考:“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例变成什么形式?”
教师板书:6x=13.5×4。“这变成了什么?”(方程。)
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数X的值。因为解方程要写“解:”,所以解比例也应写“解:”。(在6x前加上“解:”)
(5)让学生把解比例的过程完整地写出来。指名板书。
2.总结解比例的过程。
提问:
“刚才我们学习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再怎么做?”(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再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过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识?”(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0页“试一试”。
提问:这题的比例与例题有什么不同?(分数形式的比例)学生小组内交流,并独立完成。
小结:分数形式的比例在改写成乘法算式时交叉相乘。
完成教材第40页“练一练”。
学生回顾解比例的依据,并独立完成。
小结:解比例时,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列出方程式,再用解方程的方法求出未知数。注意:含未知数的项通常写在等号的左侧。
四、随堂演练
1.解比例(学生自主完成,点名回答。)
2.解比例(学生自主完成,点名板演。)
3.完成教材第42页“练习七”第7题。
学生小组内交流按比例缩小或放大的含义,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4.应用解比例解决问题。
学生小组内交流如何应用比例的知识列出比例,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小结:根据题目所给的数据列出的比例虽然各不相同,但是解的结果却是一样的。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我们学习了解比例的知识。在解比例时,我们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方程,再按照解方程的方法进行解答。)
六、课后作业
1.从课本练习七第6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七、学习名言
送大家一句亚里士多德的名言:“美的本质即比例”。所以为了能更好地诠释美,同学们一定要学好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