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学号
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
成绩
实验项目名称
ANSYS软件应用
实验
目的
1.理解ANSYS软件的应用
2.独立运用ANSYS软件解决简单问题
实验
内容
1.教材316页-318页的供热管道稳态热分析
2.教材318页-320页的淬火过程瞬态热分析
3.教材324页-331页的包含焊缝的金属板热膨胀分析
4.期末大作业(文本格式、题目要求另附页)
实验
原理
1.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思想
2.ANSYS软件的基本操作
供热管道稳态热分析(教材316页-318页)
过滤菜单
定义单元属性
定义单元类型。
2.定义材料属性。
建立几何模型
建立矩形面。
2.叠分面。
建立有限元模型
分配材料2.划分网格。
实验步骤
加载与求解
定义分析类型。2.施加载荷。3.进行求解。
用POST1观察结果
1.画温度分布。2.三维扩展画温度分布。
2.淬火过程瞬态热分析(教材318页-320页)
一、过滤菜单
二、定义单元属性
1.定义单元类型。2.定义材料属性。
三、建立几何模型
1.建立矩形面。2.建立圆面。3.挖圆孔。
划分网格
五、加载与求解
1.定义分析类型。2.设置初始条件。3.施加对流载荷。4.设定分析选项。5.求解。
六、用POST1观察结果
1.读50s时刻的结果。2.画50s时刻的温度分布。3.演示50s内的整个板中的温度变化。
七、用POST1观察结果
1.定义左上角点温度变量。2.绘制顶点在50s内的温度变化。
3.包含焊缝的金属板热膨胀分析(教材324页-331页)
一、定义单元类型
1.定义第1类单元类型。2.设置第1类单元选项。3.定义第2类单元类型。
二、定义材料性能参数
1.定义钢的性能参数。2.定义铜的性能参数。3.定义铁的性能参数。
三、创建几何模型
1.定义关键点。2.定义任意形状面。3.将当前激活坐标系转变为柱坐标系。4.定义弧形。5.显示线。6.打开线及面的编号。7.定义任意形状面。8.显示所生成的平面。
四、划分网格
1.设置单元尺寸。2.对面进行网格划分。3.显示网格划分结果。4.设置单元数目。5.拖拉钢的面网格生成体网格。6.拖拉钢的面生成体。7.拖拉铁的面网格生成体网格。8.拖拉铁的面生成体。9.拖拉铜的面网格生成体网格。10.拖拉铜的面生成体。11.三维视图。12.显示拖拉面生成体的结果。13.清除1、2和3号面上的网格。14.合并项目。15.压缩编号。16.选择所有对象。
五、加载与求解
1.选择分析类型。2.设置载荷步选项。3.设置求解选项。4.施加温度。5.排除焊缝面。6.选择节点。7.施加对流载荷。8.选择所有对象。9.求解。
六、查看求解结果
1.读入最后一个序列结果。2.绘制温度分布。3.绘制X方向位移场分布图。4.绘制X向应力场分布图。5.绘制等效应力场分布图。
实验条件
1.航空航天工程学院飞机装配调试虚拟仿真实验室的电脑
2.ANSYSStudent版仿真软件
实验结果及总结
1.供热管道稳态热分析(教材316页-318页)
2.淬火过程瞬态热分析(教材318页-320页)
3.包含焊缝的金属板热膨胀分析(教材324页-331页)
签名:年月日
指导教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