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01BIM实施指南(一)---孤立BIM还是集成BIM.pdf
文件大小:158.59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3-16
总字数:约1.55千字
文档摘要

BIM实施指南(一)-孤立BIM还是集成BIM?

从建设项目生命周期整体的角度去分析,一个BIM项目的实施需要涉及到不同的项目阶

段、不同的项目参与方和不同的应用层次等三个维度的多个方面,复杂程度可想而知,详情

请参见笔者的另一篇博文《BIM应用乾坤大挪移之尾声》。

荀子在《劝学》篇里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千古名言,

意思就是路是一步一步走的,长城是一砖一石垒的,整体是由部分在一定的规律(流程)下

构成的。

BIM项目的实施也不例外,其中的每一个“部分”(即一个任务Task或活动Activity)

的典型形态可以用下图表示:

每个完整的BIM项目都是由上述的一系列任务按照一定流程组成的,因此,除了该BIM

项目起始的第一个任务以外,其他任务的输入都有两个来源:其一是该任务前置任务的输出,

其二是该任务责任方的人工输入(对整个项目的BIM模型来说就是这个任务增加的信息)。

当同一个建设项目中的若干BIM任务互相之间没有任何信息交换,每一个BIM任务需要

的信息完全由本任务的责任方输入时,我们把这样的BIM应用称之为孤立的BIM应用;反之,

只要某个任务使用了由前置任务传递过来的信息,我们就可以称其为集成的BIM应用,至于

集成的程度可以用以下三个指标来衡量:

?

传递的信息数量和质量:是否前置任务已经输入过或产生过的信息都传给了后置任务,

并且后置任务可以直接使用;

?

?

传递的任务跨度:是否该建设项目中的所有BIM任务之间都进行了信息传递;

?

?

传递过程的方便性:同一种原文件格式传递,通过API传递,通过中间文件传递等。

?

我们知道,单个BIM任务实现的效益和BIM任务间的集成程度是两个影响整个建设项目

BIM技术应用效益大小的重要因素,目前市场上讨论单个BIM应用的资料比较多(例如设计

协调、管线综合、碰撞检查、施工模拟、成本预算等),而讨论BIM应用集成的资料更多地

集中在各种数据交换标准特别是IFC上,事实上影响BIM应用集成程度的因素也需要从两个

层面去考虑才完整:

?

技术层面:包括数据标准如IFC、API、ODBC等不同类型的方法,目前都还处于快速发

展的阶段,有些事情短期做不好(例如A软件里的某种类型的门转换到了B软件里面还是同

一个门),有些事情可能长时间也未必做得好(例如IFC既能清楚、一致地表达实体,也能

清楚、一致的表达“虚体”-实体之间的关系)。

?

?

管理层面:可以预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面以及相当大的范围内,管理(即BIM项目的

实施战略和计划)将是提高BIM应用集成度更重要的保证,就像大家早在网络普及以前已经

享受的海陆空联运一样,这主要是管理层面的功劳,而不是技术层面的功劳。

?

美国bSa(buildingSMARTalliance)2009年发布的“BIMProjectExecutionPlanning

GuideVersion1.0(BIM项目实施规划指南1.0版)”更加证实了管理对于实施集成BIM

项目的重要性,同时该指南也提供了一整套具体程序和工具辅助BIM项目实施规划的工作,

对我国BIM技术的普及应用少走弯路有很现实的参考意义,笔者将以此为基础,结合自己的

理解陆续给同行做一个介绍。

最后,想借伟人的一句话来描述孤立和集成BIM应用之间的关系,并作为这篇文章的结

尾:“孤立是集成之母”,BIM应用从孤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