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企业数据资产目录建设规范》
编制说明
一、编制背景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供应链管理日益成
为企业竞争的重要领域。数字化供应链的兴起,不仅提高了
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还降低了运营成本,为企业带来了
显著的竞争优势。然而,由于数字化供应链涉及多个环节和
多个利益相关者,如何有效地衡量其绩效并持续改进,成为
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全面、可操
作的数字化供应链指标体系建设规范,对于提升供应链管理
水平、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工业和信息化部
会同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印发的《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水
平提升指南(试行)》明确了数据资产目录建设规范的重要
价值:企业需要加强供应链多维协同、实现企业供应链管理
精益化,鼓励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实现物料编码统一,
共同制定或参与通用标准、关键技术标准以及行业应用标准
等,推动供应链上下游标准有效衔接,助力供应链提质降本
增效。全国资产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起草的《供应链
资产管理体系实施指南》,指出了评价指标应涵盖供应链资
产管理全过程,指标应可量化、可测量或可评价,且指标及
第1页共12页
权重应体现所在行业特征,突出行业属性。以上两个指南为
供应链企业数据资产目录建设提供宏观的方向引领,突出了
数据资产目录建设规范的重要意义,并为其具体实现提供参
考指引。
目前,供应链企业数字资产目录建设在全球范围内尚处
于探索和发展阶段。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对于数字资产目录
的理解和实践存在差异,导致数字资产目录的构建也存在较
大的差异性和不确定性。一些领先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建立自
己的数字资产目录,但往往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难以进
行横向比较和持续改进。
为规范供应链企业数据资产管理工作,以及数字资产目
录的建设工作,设计供应链企业数字资产目录建设规范作为
供应链企业的工作规范指南。
二、标准制定必要性分析
(一)数据资产目录建设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法
数字化供应链涉及众多环节和参与者,缺乏统一的数字
资产目录建设规范会导致企业在评估供应链数据资产管理
效能时缺乏统一的标准,难以进行横向比较和持续改进。制
定规范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明确的、可操作的数字资产管理
框架。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数字化供应链的管理和评
估成为关键。制定规范有助于指导企业如何有效地收集、分
第2页共12页
析和利用数据,进而推动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
(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满足的需求
通过建设数据资产目录,供应链企业可以显著提升运营
效率、降低潜在风险、实现决策优化,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奠定坚实基础。数据资产目录在供应链风险管理中发挥重要
作用,通过对供应链各环节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企
业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如供应商破产、物流延误
等,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和预案。
1.供应链上下游参与单位的协同工作标准未建立。通过
共享数据资源,供应链各方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的需求
和能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作业,就需要企业建立
统一完整的数据采集、存储和管理体系标准,以此为依据对
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校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
数据质量。
2.数据资产共享安全机制不完善。数据资产目录解决了
跨部门数据资产的共享问题,方便业务决策者找到、理解、
信任他们想要的数据,以支持业务部门利用数据来优化业务。
此外,企业在数据资产共享环节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保护体
系,确保数据不被非法获取、篡改或泄露,采用数据加密、
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技术手段,加强数据安全保障。
(三)标准对政府、产业、行业的现实指导意义
企业数据资产目录具有普适性、对相关企业具有可借鉴、
第3页共12页
可推广的价值:1.对政府:企业数据资产目录的建设能及时
反应供应链各环节出现的问题或需提升的方面,有助于政府
机构对供应链企业进行监管以及提供政策制定依据。国家及
各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数据资产相关政策,可以为供应链企业
数据资产管理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引;2.对产业:供应
链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