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正念与未成年人互联网不健康使用的关系:元分析及干预研究.pdf
文件大小:1.83 MB
总页数:72 页
更新时间:2025-03-14
总字数:约9.88万字
文档摘要

摘要

当前,互联网已深度渗透到未成年人学习与生活中,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可

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既广泛又深远,但并非全然积极。未成

年人对互联网的不当使用,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目前,这一问题

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并有众多研究者对其进行了深入地探索。部分研

究者发现正念、情绪调节与互联网不健康使用三者之间两两具有相关性。但并非

所有研究者的研究都支持这个结论,其中存在争议。且未成年人身心发育还不成

熟,与成年人相比,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探究在未成年人群体中,这三

者之间的真实关系程度和更深层联系,并由此探索出一份可行有效的干预方案来

解决未成年人互联网不健康使用的问题,就显得必要和迫切。

本研究首先对正念、情绪调节和互联网不健康使用三者之间进行两两元分析

研究,通过筛选,最终收集到的有效数据分别共为23、21和19条,纳入文献的

7049164288091

被试样本总数分别为、和个。随后基于元分析结果,合并三个

数据集形成相关矩阵,再进行元分析结构方程建模,验证情绪调节在其中的中介

作用。最后基于正念干预的相关理论和元分析及元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编

制了自助式正念干预手册,对未成年被试进行干预。具体结果如下所示:(1)

r0.149p0.01

未成年人的正念水平与认知重评具有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

与表达抑制呈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174(p0.01)。元分析结果不存

在发表偏倚,但存在异质性,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被试学龄段的调节效应显

著,而被试的来源没有调节效应。(2)未成年人正念水平与互联网不健康使用

r-0.365p0.001

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元分析结果表明其不

存在发表偏倚,但存在异质性。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被试来源以及学龄段均非

3

为调节变量,可能存在其他未探索的调节变量。()未成年人互联网不健康使

用与表达抑制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209(p0.001),与认知重

评无显著的相关性。元分析结果不存在发表偏倚,但存在异质性。调节效应检验

结果显示,被试学龄段在互联网不健康使用与表达抑制之间的调节效应显著。(4)

表达抑制在正念对互联网不健康使用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而认知重评的

中介作用不显著。(5)自助式正念疗法可以显著提高未成年人的正念水平,降

低表达抑制的得分,从而改善其互联网不健康使用行为。

关键词:正念;情绪调节;互联网不健康使用;自助式正念疗法

i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1前言1

1.1研究背景1

1.2研究意义2

1.2.1理论意义2

1.2.2实践意义3

1.3研究目的3

2文献综述4

2.1正念4

2.1.1正念的概念4

2.1.2正念的测量4

2.1.3基于正念的干预5

2.2情绪调节6

2.2.1情绪调节的概念6

2.2.2情绪调节的测量7

2.2.3情绪调节的影响因素8

2.3互联网不健康使用8

2.3.1互联网不健康使用的概念8

2.3.2互联网不健康使用的测量9

2.3.3互联网不健康使用的影响因素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