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97讲 光的全反射及其应用(解析版).docx
文件大小:339.05 KB
总页数:16 页
更新时间:2025-03-15
总字数:约7.17千字
文档摘要

第97讲光的全反射及其应用

1.(2022?辽宁)完全失重时,液滴呈球形,气泡在液体中将不会上浮。2021年12月,在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的水球光学实验中,航天员向水球中注入空气形成了一个内含气泡的水球。如图所示,若气泡与水球同心,在过球心O的平面内,用单色平行光照射这一水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单色光从空气进入水球,频率一定变大

B.此单色光从空气进入水球,频率一定变小

C.若光线1在M处发生全反射,光线2在N处一定发生全反射

D.若光线2在N处发生全反射,光线1在M处一定发生全反射

【解答】解:AB、光的频率是由光源决定的,与介质无关,频率不变,故AB错误。

CD、可看出光线1入射到水球的入射角小于光线2入射到水球的入射角,则光线1在水球外表面折射后的折射角小于光线2在水球外表面折射后的折射角,设水球半径为R、气泡半径为r、光线经过水球后的折射角为α、光线进入气泡的入射角为θ,根据几何关系有:sin(π?θ)R=sinαr,可得出光线2的

故选:C。

2.(2022?山东)柱状光学器件横截面如图所示,OP右侧是以O为圆心,半径为R的14

A.仅有a光 B.仅有b光

C.a、b光都可以 D.a、b光都不可以

【解答】解:当两种频率的细激光束从A点垂直于AB面入射时,激光沿直线传播到OO点,经第一次反射沿半径方向直线传播出去,光路如图1。

保持光的入射方向不变,入射A点从A向B点B移动过程中,如下图可知,激光沿直线传播到CMCO面经反射向PPM面传播,根据图像可知,入射点从AA向B移动的过程中,光线传播到PM面的入射角逐渐增大,如图2。

当入射点为B点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及几何关系可知,光线传播到PM面的PP点,此时光线在PPM面上的入射角最大,设为α,由几何关系得α=45°

根据全反射临界角公式得

sinCa=

sinCb=

两种频率的细激光束的全反射的临界角关系为Ca<45°<Cb

故在入射光从A向B移动过程中,a光能在PM面全反射后,从OM面射出;b光不能在PM面发生全反射,故仅有a光。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一.知识回顾

1.全反射

(1)条件: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②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

(2)现象:折射光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

(3)临界角: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用C表示,sinC=eq\f(1,n)。

(4)应用:①光导纤维;②全反射棱镜。

2.全反射的理解

(1)如果光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则无论入射角多大,都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2)光的全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光路是可逆的。

(3)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往往同时发生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但在全反射现象中,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当折射角等于90°时,实际上已经没有折射光了。

(4)从能量角度理解全反射现象:当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在入射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反射光的能量逐渐增强,折射光的能量逐渐减弱,当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折射光的能量减弱为零,这时就发生了全反射。

3.全反射的有关现象

海水浪花呈白色、玻璃或水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亮、沙漠蜃景、海市蜃楼、钻石的光彩夺目、水下的灯不能照亮整个水面等。

4.全反射的应用

(1)全反射棱镜:用来改变光的方向。

(2)光导纤维(简称光纤)

①结构:是一种透明的玻璃纤维丝,直径在几微米到一百微米之间,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内芯的折射率大于外套的折射率,即内芯是光密介质,外套是光疏介质。

②原理:光在光纤的内芯中传播,每次射到内芯和外套的界面上时,入射角都大于临界角,从而发生全反射。

二.例题精析

题型一:全反射条件

(多选)例1.如图所示,一束由两种色光混合的复色光沿PO方向射向一上、下表面平行的厚玻璃平面镜的上表面,得到三束光线I、Ⅱ、Ⅲ,若平面镜的上下表面足够宽,不考虑光线由玻璃砖内射向上表面时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束I仍为复色光,光束Ⅱ、Ⅲ为单色光

B.玻璃对光束Ⅱ的折射率小于对光束Ⅲ的折射率,当角α减小为某一值时,光束Ⅱ先消失了,光束Ⅲ还存在

C.改变α角,光线I、Ⅱ、Ⅲ仍保持平行

D.通过相同的双缝干涉装置,光束Ⅱ产生的条纹宽度要大于光束Ⅲ的

E.在玻璃中,光束Ⅱ的速度要小于光束Ⅲ的速度

【解答】解:A、所有色光都能反射,由反射定律知,它们的反射角相同,可知光束I是复色光。而光束Ⅱ、Ⅲ是由于两种色光折射率的不同导致偏折分离,所以光束Ⅱ、Ⅲ为单色光,故A正确;

B、由图知:光束进入玻璃砖时,光束Ⅱ的偏折程度大于光束Ⅲ,可知玻璃对光束Ⅱ的折射率大于对光束Ⅲ的折射率,当角α减小时,折射光线不会消失,则反射光线不会消失,当角α减小为某一值时,光束Ⅱ和光束Ⅲ都存在,故B错误;

C、一束由两种色光混合的复色光沿PO方向射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