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题.docx
文件大小:22.25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15
总字数:约4.1千字
文档摘要

1下列能反映出是网络中发生了拥塞的现象是(D、随着网络负载的增加,吞吐量反而降低)。

2、TCP/IP模型有几层,并把它与OSI参考模型进行对照?

(C、TCP模型有四层,OSI参考模型有七层。)

3、以下有关协议和服务说法错误的是(D、服务的关键要素是语法、语义和同步。)

4、DHCP客户端使用的端口号(B.68)

5、有一条无噪声的8KHz信道,每个信号包含8级,每秒采样24K次,那么可以获得的最大传输速率是(B.48Kbps)。

6、通常把没有经过调制的原始信号称为(A.基带信号)。

7、若信道在无噪声情况下的极限数据传输速率不小于信噪比为30dB条件下的极限数据传输速率,则信号状态数至少是(D.32)。

8、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B.硬件、软件和数据、通信信道)。

9、IP地址7的哪一部分表示网络号(A.129.66)。

10、若进入路由器R0的分组的目的地址为,路由器R0的路由表见表,请问该分组应该被转发到哪一个下一跳路由器(B.R2 )

11.下列网络设备中,能够抑制广播风暴的是(仅D.IV路由器)

12、CSMA/CD是一种(B.半双工 )工作方式。

13、某公司C有一台主机h,该主机具有的Interne域名应该为(A.)。

14、下面(B.IEEE802)协议包括CSMA/CD,令牌总线和令牌环。

15、下列IP地址中,只能作为IP分组的源IP地址但不能作为目的IP地址的是(A,)

16、接收端发现有差错时,设法通知发送端重发,直到正确的码字收到为止,这种差错控制方法称为(B、自动请求重发 )。

17、常用的公钥密码体制是(C.RSA )。

19、设TCP的拥塞窗口的慢开始门限值初始为16(单位为报文段),当拥塞窗口上升到20时发生超时,TCP开始慢启动和拥塞避免,那么第16次传输时拥塞窗口的大小为(B.12)。

20、在因特网中,IP分组的传输需要经过源主机和中间路由器到达目的主机,通常(B.源主机和中间路由器都不知道IP分组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

21、公钥密码体制中,(B、解密密钥 )是需要用户保密的。

22、无线局域网(WLAN)解决介质争用的协议是(B、CSMA/CA )。

23、奈氏准则和香农公式共同表明,信道的传输速率跟信道的( C.带宽)密切相关。

24、主机甲与主机乙之间已建立一个TCP连接,双方持续有数据传输,且数据无差错与丢失。若甲收到1个来自乙的TCP段,该段的序号为2020、确认号为1166、有效载荷为300字节,则甲立即发送给乙的TCP段的序号和确认号分别是(B、1166,2320)

25、现有一个长度为3000B的IP数据报,其IP头部的长度为20B,该IP数据报如在最大帧长度为1518B的以太网中进行传输,那么为了正确传输,需要将其拆分的数据报个数是(B、3)

26、局域网中某主机的IP地址为7/20,该局域网最多可以连接的主机数为(D、4094 )

27、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的PDU分别是(D、比特、帧、分组)。

28、将网络互相连接起来要使用一些中间设备,在网络层以上使用的中间设备是(D、网关)。

29、对IP数据报分片的重组通常发生在(B、目的主机)上。

30、两台主机A和B,需要建立以太网的连接,但是2个站点之间的距离超过了规定的线缆的最大长度。(D、中继器 )设备是在OSI的物理层将2台主机互联起来的设备。

31、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C、网络层 )

32、运输层主要任务是向用户提供可靠的(D、端到端服务 )。

33、TCP协议的流量控制手段采用(C、可变窗口大小的滑动窗口法 )。

34、就交换技术而言,局域网中的以太网采用的是(A、分组交换技术 )。

35、直接封装RIP、OSPF、BGP报文的协议分别是(D、UDP、IP、TCP)。

36、运输层提供可靠的传输协议中的“可靠”指的是(D、使用确认机制来维持可靠性)。

37、网络协议主要由3个基本要素组成,即(C、语法、语义和时序 )。

38、在因特网中,IP数据报从源结点到目的结点可能需要经过多个网络和路由器。在整个传输过程中,IP数据报报头中的(A、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不会发生变化)。

39、检查网络连通性的应用程序是(A、PING)。

40、在距离-向量路由协议中,(D、慢收敛导致路由器接收到了无效路由信息)最可能导致路由回路的问题。

41、使用鼠标单击一个万维网文档时,若该文档除有文本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