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DB23∕T 2637-2020 位置服务平台多模式协同定位服务接口技术规范.docx
文件大小:594.56 KB
总页数:44 页
更新时间:2025-03-15
总字数:约1.49万字
文档摘要

ICS07.040A75

DB230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2637—2020

位置服务平台多模式协同定位服务接口技术规范

LocationServicePlatformMulti-ModeCooperativePositioningServiceInterfacetechnicalspecification

2020–06–08发布2020–07–07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黑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联合发布

I

DB23/T2637—2020

目次

前言 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总则 2

5符号、缩略语和UML标记 3

6基本服务元素 4

7定位服务操作 6

8指令服务操作 6

9扩展服务操作 6

附录A(规范性附录)服务接口部分返回字段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B(资料性附录)服务接口返回数据结构 16

参考文献 23

I

DB23/T2637—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编写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提出。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自然资源部黑龙江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振发、林富明、张庆全、刘禹鑫、周源、王洪昌、刘恒飞、李冰、古一鸣、王芳、李梅、朱晓东。

1

DB23/T2637—2020

位置服务平台多模式协同定位服务接口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位置服务平台多模式协同定位服务接口的适用范围、一致性要求、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符号、缩略语和UML标记、建设原则、基本服务要素和定位指令服务操作。

本标准适用于行业领域位置服务多模式协同定位的管理、研究、开发及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使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元)适用于本文件。

GB/T16831-2013基于坐标的地理点位置标准表示法GB/T30288-2013卫星导航定位坐标系统

GB/T7408-2005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JT/T808-2019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

JT/T794-2019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

JT/T796-2011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

W3CXML可扩展标记语言1.0(第五版),W3C推荐(2008)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位置服务

根据特定需求,采用卫星定位技术获取的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在电子地图服务的可视化支持下提供给用户本人或他人以及通信系统,实现定位、导航、查询、识别和事件检查等与空间位置相关的增值服务。

3.2

定位模式

采用一定的定位设备和定位技术组合进行定位的方式。3.3

协同定位

采用不同定位模式实现室内外空间的定位服务。

注:多种定位技术与方法相互协调完成的定位服务。

2

DB23/T2637—2020

3.4

定位区域

能提供稳定的定位服务与流畅的信息交互的空间区域。3.5

接口用户

应用位置服务多模式协同定位服务接口的开发人员。3.6

定位终端

定位终端是位置服务平台的定位数据来源设备,包括GPS/北斗车载终端、手持定位终端,具备定位功能的手机、无线对讲机等。

注:本处车载终端一般要求符合交通部JT/T794-2019,终端与平台间的数据格式符合JT/T808-2019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兼容JT/T808-2013)

[JT/T796-20113.5车载终端]3.7

网络通讯协议

连接不同操作系统和不同硬件体系结构的互联网络提供通信支持,是一种网络通用语言。

4总则

4.1一致性

任何声称与本标准相一致的定位服务的实现或产品都应满足本标准规定的接口服务操作和相应数据结构的全部要求。

4.2实用性

接口功能跨平台使用,具备实用、简洁的特点。

4.3扩展性

平台具备对架构、容量、通信和处理能力等方面进行接口扩充和升级的特点。

4.4开放性

与相关技术标准相统一,传输协议具备通用性与一致性的要求。

4.5先进性

接口具备功能、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