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工业互联网基础 课件 6.2工业互联网未来发展趋势.pptx
文件大小:8.75 MB
总页数:23 页
更新时间:2025-03-15
总字数:约5.08千字
文档摘要

第六章工业互联网发展展望《工业互联网基础》/工业互联网系列课程6.2工业互联网未来发展趋势《工业互联网基础》

目录促进工业低碳转型02促进数据要素市场的优化配置01工业互联网十大技术展望03《工业互联网基础》/工业互联网系列课程

促进数据要素市场的优化配置工业互联网有效促进数据要素市场的优化配置,有助于畅通各环节堵点,同时,工业互联网的高质量发展也推动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助力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工业互联网为全要素互联互通提供有力支撑,为畅通国内大循环释放更多动力。工业互联网能够打通设备数据、企业数据,打破部门、行业与地域之间的壁垒,实现跨行业、跨区域的互联互通。图6.1双循环1.促进全要素互联互通

促进数据要素市场的优化配置从行业来看,工业互联网有助于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工业互联网能够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在畅通生产、分配、流通及消费各个环节的作用,打通订单、设计、生产、仓储、服务等产业链上下游全流程,一定程度减少供需错配等问题。比如广州在定制家居、汽车、时尚服饰等领域大力实施工业互联网赋能、产业集聚等行动,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授予首批全球“定制之都”案例城市,工业互联网促进形成的定制化生产模式成为畅通内循环、促进消费的有力抓手。图6.2市民在广州时尚定制周体验服装定制1.促进全要素互联互通

促进数据要素市场的优化配置从区域来看,工业互联网助力各地形成协同优势,构建新兴区域增长极,在更广范围发挥乘数效应与扩散效应。比如长三角地区积极推进国家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其中,上海国家顶级节点初步实现了“有流量、有应用、覆盖长三角”的布局目标,长三角企业也将积极打造长三角标识数据资源合作体系,在全国率先建成区域性标识数据产业生态,通过标识数据驱动,促进长三角乃至长江经济带的产业转型升级。四川和重庆深入推进成渝一体化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联合征集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资源池服务商,加强供需对接交流,强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能力支撑。图6.3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上海)建设现场1.促进全要素互联互通

促进数据要素市场的优化配置工业互联网助力我国企业广泛链接全球创新资源,为持续扩大开放提供有力支撑。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加速新模式、新业态的涌现,推动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更加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资源的全球化配置也因此更为便捷和安全,有助于培育和形成我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新优势,提升对外开放主动性,为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带来变革。基于此,近年来中国工业互联网企业主动把握发展趋势,持续提升工业互联网核心能力,在全球范围内源源不断输出数字化服务,依托数字化技术和工具为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汇聚高端要素资源。比如树根互联“根云平台”已为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企业提供全价值链数字化转型服务,覆盖场景涵盖智能研发、智能产品、智能制造、智能服务、产业金融等;海尔在俄罗斯建立智慧洗衣机互联工厂,服务俄罗斯全境1.4亿消费者,同时辐射中亚、欧洲的2亿用户,为持续性连接并引入其他业务生态打下了良好基础。图6.4根云平台全球站点分布2.链接全球创新资源

目录促进工业低碳转型02促进数据要素市场的优化配置01工业互联网十大技术展望03《工业互联网基础》/工业互联网系列课程

促进工业低碳转型工业低碳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工业互联网有效推动传统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由过去的规模化、粗放型发展快速转向精细化、高质量发展,推动工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新路径。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赋能绿色、低碳生产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图6.5双碳背景下未来行业重点发展方向:电池、新能源发电、电热供暖及传统工业电气化改造2.链接全球创新资源

促进工业低碳转型一是典型行业领军企业率先示范,再在业内复制推广。面向能耗优化、节能降本等现实需求,部分行业领军企业率先通过工业互联网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评估报告开展能耗管理、资产监测运维等应用探索,在部分关键环节或全链条环节布局自动监测、控制设备,实现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生产。调研数据显示,超过三成企业表示在应用工业互联网后企业能耗水平显著下降,且这些企业中,76%集中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等16个生产安全风险高、节能低碳压力大的细分行业。2.链接全球创新资源

促进工业低碳转型二是工业园区探索绿色发展模式,再辐射至更大范围。产业园区特别是工业园区是工业领域企业最主要的载体,提升工业园区自身碳消纳能力至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