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工业互联网概述《工业互联网基础》/工业互联网系列课程1.5技术体系《工业互联网基础》
目录制造技术02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01信息技术03《工业互联网基础》/工业互联网系列课程融合性技术04
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是支撑功能架构实现、实施架构落地的整体技术结构,其超出了单一学科和工程的范围,需要将独立技术联系起来构建成相互关联、各有侧重的新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考虑功能实现或系统建设所需重点技术集合。同时,以人工智能、5G为代表的新技术加速融入工业互联网,不断拓展工业互联网的能力内涵和作用边界。图1.1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
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工业互联网的技术体系由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两大技术交织形成的融合性技术组成。如图1.1所示,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突破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基础,例如增材制造、现代金属、复合材料等新材料和加工技术不断拓展制造能力边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快速提升人类获取、处理、分析数据的能力。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强化了工业互联网的赋能作用,催生工业软件、工业大数据、工业人工智能等融合性技术,使机器、工艺和系统的实时建模和仿真,产品和工艺技术隐性知识的挖掘和提炼等创新应用成为可能。图1.1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
目录制造技术02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01信息技术03《工业互联网基础》/工业互联网系列课程融合性技术04
制造技术制造技术支撑构建了工业互联网的物理系统图1.2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制造技术
制造技术制造技术的作用(工业互联网技术视角)一是构建了专业领域技术和知识基础,指明了数据分析和知识积累的方向,成为设计网络、平台、安全等工业互联网功能的出发点二是构建了工业数字化应用优化闭环的起点和终点,工业数据源头绝大部分都产生于制造物理系统,数据分析结果的最终执行也均作用于制造物理系统,使其贯穿设备、边缘、企业、产业等各层工业互联网系统的实施落地。制造技术支撑构建了工业互联网的物理系统
目录制造技术02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01信息技术03《工业互联网基础》/工业互联网系列课程融合性技术04
信息技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一部分直接作用于工业领域,构成了工业互联网的通信、计算、安全基础设施,另一部分基于工业需求进行二次开发,成为融合性技术发展的基石。
目录制造技术02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01信息技术03《工业互联网基础》/工业互联网系列课程融合性技术04
融合性技术融合性技术驱动了工业互联网物理系统与数字空间全面互联与深度协同。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都需要根据工业互联网中的新场景、新需求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才能构建出完整可用的技术体系。工业数据处理分析技术在满足海量工业数据存储、管理、治理需求的同时,基于工业人工智能技术形成更深度的数据洞察,与工业知识整合共同构建数字孪生体系,支撑分析预测和决策反馈。工业软件技术基于流程优化、仿真验证等核心技术将工业知识进一步显性化,支撑工厂/产线虚拟建模与仿真、多品种变批量任务动态排产等先进应用,工业交互和应用技术,基于VR/AR改变制造系统交互使用方式,通过云端协同和低代码开发技术改变工业软件的开发和集成模式。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