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堂AcademicResearch
银行支付网络安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
——基于流动性风险传播模型分析
文|张伟宁、黄树君、李新
摘要:
随着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之间互联互通度的日益加深,个体机构的网络风险可能蔓
延至多个市场和辖区,最终影响金融稳定。大小额支付系统作为我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关键基础设施,在我国
支付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绝大部分的银行机构都是大小额支付系统的参与侧,单一机构的流动性风险有可能
通过大小额支付系统溢出到整个银行体系。为了解银行支付网络安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本文构建了包含网络
安全风险因素的流动性风险传播模型,并通过大小额支付系统仿真数据模拟网络安全风险发生和阻断后的流动
性风险传播效应。仿真发现,个体银行支付网络安全风险可引起流动性风险并扩散至支付系统网络的其他银
行,从而引发系统性风险,大型银行在风险传播中起关键性作用。
1引言作者简介:见的风险。2022年披露的境外有国家背景的网
银行计算机网络是融业的重要基础设施,张伟宁(1981—),络攻击工具在特定情况下能够远程关闭或破坏
男,广东汕尾人,澳门
承载着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资业务,其安全科技大学商学院博士在遭攻击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民生设施,具有
稳定运行与融稳定休戚相关,重大网络安全读,高级工师,研究破坏融系统运行的目的,攻击手段更加专
方向为金融科技。
事件有可能会诱发系统性融风险。近年来,业、攻击武器更多、隐蔽性更强。
通讯作者:黄树君
随着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持续纵深推进和融(1983—),男,广当前融网络安全风险主要来源于访问漏
科技的深化应用,新技术的“双刃剑”效应凸东茂名人,硕士,高级洞、风险集中、风险关联和风险传染(伊曼纽
工师,就职于中国人
显(王怡,2019),银行网络安全面临的挑战民银行茂名市中心支行,尔·科普等,2017)。首先,由于融体系天
激增。融科技的广泛应用强化了复杂的网络研究方向为金融科技、生的开放性以及开放银行等技术的普及,客户
网络安全。
效应和传染性(孙天琦,2020)。从数据统计或与银行直连企业能够随时随地访问银行系
李新(1983—),
看,网络攻击数量在过去十年中增长了两倍,男,辽宁营口人,博统,这些访问点可能成为网络攻击的漏洞。其
其中融服务是重灾区(Elliott等,2020)。英士,澳门科技大学商学次,各类资的转接清算平台、重要性系统性
院博导,研究方向为绿
国央行2023年第一季度系统性风险调查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