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共建——虚拟现实技术试验室建设方案
一、虚拟现实技术试验室(Thevirtualrealitylaboratory)
虚拟现实(VR-VirtualReality),也称虚拟实境,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
计算机系统,它利用计算机技术生成一个逼真的、具有视、听、触等多种感知的虚拟环境,
用户通过运用各种交互设备,同虚拟环境中的实体相互作用,使之产生身临其境感觉的交互
式视景仿真和信息沟通,是一种先进的数字化人机接口技术。
和传统的模拟技术相比,虚拟现实技术的主要特征是:操作者能够真正进入一个由计算
机生成的交互式三维虚拟现实环境中,和之产生互动,进行沟通。通过参和者和虚拟仿真环
境的相互作用,并借助人本身对所接触事物的感知和认知实力,帮助启发参和者的思维,以
全方位地获得虚拟环境所蕴涵的各种空间信息和逻辑信息。
沉醉/临场感和实时交互性是虚拟现实的实质性特征,对时空环境的现实构想(即启发
思维,获得信息的过程)是虚拟现实的最终目的。
虚拟现实技术的先进特性使得该项技术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模拟仿真探讨中,并切实有效
地指导了生产实践。自从虚拟现实技术诞生以来,它已经在军事模拟、先进制造、城市规划
/地理信息系统、医学生物等领域中发挥了巨大的经济、军事和社会效益。虚拟现实技术在
不远的将来就会像当年的计算机一样应用于社会生产实践的各个领域,它和网络、多媒体将
并称为21世纪最具应用前景的三大技术。
1/7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成熟,人们起先相识到虚拟现实在教化领域的应用价值,它除了可
以协助高校的科研工作,在试验教学方面也具有利用率高,易维护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国
内的很多重点高校都依据自身科研和教学的需求建立了虚拟现实技术试验室。
二、虚拟现实技术试验室的运用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以数字化信息为基础,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等全
部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最终实现教化的信息化,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
虚拟现实技术试验室主要从事虚拟现实技术、可视化技术、计算机网络、图形系统工具、
图像信息处理、分布式系统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科学探讨和技术开发。
1、院校教学科研。
建设教学、科研、技术人员结构合理的虚拟仿真试验教学团队,形成一支教化理念先进,
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实力强,实践阅历丰富,勇于创新的虚拟仿真试验教学和管理队伍。
虚拟仿真试验教学是高等教化信息化建设和试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科
专业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虚拟仿真试验教学建设工作坚持“科学规划、共享资源、
突出重点、提高效益、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全面提高高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为
宗旨,以共享优质试验教学资源为核心,以建设信息化试验教学资源为重点,分年度建设一
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虚拟现实技术试验教学中心,持续推动试验教学信息化建设,推动
高等学校试验教学改革和创新。
2、建议学院发挥学校学科专业优势,开展试验教学。
结合河北传媒学院信息技术和管理学院的特色专业(如计算机科学和技术、计算机信息
管理、影视多媒体等专业)和开设课程(如三维类、编程类、多媒体、网络设计等课程),
发挥学校学科专业优势,主动利用企业的开发实力和支持服务实力,充分整合学校信息化试
验教学资源,以培育学生综合设计和创新实力为动身点,创建性地建设和应用高水平软件共
享虚拟试验、仪器共享虚拟试验和远程限制虚拟试验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实力,拓展实践
领域,丰富教学内容,降低成本和风险,开展绿色试验教学。
虚拟现实技术试验是为本科教学而设计和实现的。虚拟仿真试验教学依托虚拟现实、多
2/7
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和网络通讯等技术,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试验环境和试验对象,学
生在虚拟环境中开展试验,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效果。
虚拟仿真试验教学中心建设任务是实现真实试验不具备或难以完成的教学功能。在涉及
高危或极端的环境、不行及或不行逆的操作,高成本、高消耗、大型或综合训练等状况时,
供应牢靠、平安和经济的试验项目。虚拟仿真试验教学中心建设应充分体现虚实结合、相互
补充、能实不虚的原则。
3、校企合作的实训环节运用。
建设具有扩展性、兼容性、前瞻性的管理和共享平台,高效管理试验教学资源,实现学
院和企业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