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第一章教案
教案
课程名称:会计基础
授课对象:高级中学会计学生
教学目标:
1.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掌握会计的基本核算要素;
3.熟悉会计的基本记账方法;
4.了解财务报表的基本内容;
5.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1.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会计的基本核算要素;
3.会计的基本记账方法;
4.财务报表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
1.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会计的基本记账方法;
3.财务报表的基本内容。
教学准备:
1.教材《会计基础》第一章;
2.多媒体教学设备;
3.教学课件;
4.活动板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1.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对会计有什么了解?”
2.听取学生的回答,并做简单点评。
3.引导学生思考会计在管理和决策中的作用。
二、概念说明(20分钟)
1.介绍会计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解释会计的作用,强调会计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
3.举例说明会计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
三、核算要素(30分钟)
1.介绍会计的基本核算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收入、
费用。
2.解释每个核算要素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核算要素的具体应用方法。
四、记账方法(30分钟)
1.介绍会计的基本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
2.解释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步骤。
3.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应用技巧。
五、财务报表(30分钟)
1.介绍财务报表的基本内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
有者权益变动表。
2.解释每个财务报表的作用和使用范围。
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和计算方法。
六、总结与讲评(10分钟)
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巩固学生对会计基础的理解,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展示相关案例,进行思考与讨论。
七、作业布置(10分钟)
1.布置课后作业:完成教材第一章的习题。
2.提醒学生复习和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核算要素、记账方法和财
务报表的基本内容。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了会计
基础知识的基本要点,并培养了学生的会计思维和分析能力。在教学过程
中,教师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概念的阐述和实例的讲解,帮助
学生理解概念与实际应用的关联。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
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