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电子邮件应用教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信息技术课本第14课《电子邮件应用》,主要介绍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申请电子邮箱、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提高信息交流能力。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信息意识: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通过电子邮件应用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
2.计算思维: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和接收过程中的逻辑思考,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3.信息社会责任:教育学生遵循网络道德规范,合法合规使用电子邮件,增强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和申请电子邮箱的步骤。
2.电子邮件发送和接收的基本操作。
难点:
1.电子邮件地址的正确格式。
2.邮件附件的添加和下载。
解决办法:
1.对于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和申请电子邮箱的步骤,采用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跟随步骤操作,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
2.对于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操作,通过分步骤讲解和实时互动,让学生边学边练,及时解决操作中的问题。
3.对于电子邮件地址格式的难点,通过设计练习题和游戏化的互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记忆。
4.对于邮件附件的添加和下载,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详细操作流程,并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确保掌握。
突破策略: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交流操作经验,共同解决问题。
-设置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并及时反馈学生掌握情况。
教学方法与策略
1.结合讲授和案例研究,通过讲解电子邮件的基本知识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电子邮件的使用场景和操作流程。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过程,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如电子邮件操作视频,帮助学生形象化理解教学内容。
4.通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电子邮件使用经验,促进互动学习。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我)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网络通信知识,例如:“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谁能告诉我网络通信的几种形式?”
-(学生)回答问题,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我)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非常实用的网络通信工具——电子邮件。”
2.电子邮件基本概念学习
-(我)通过PPT展示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如电子邮件的定义、作用、格式等。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我)邀请学生回答关于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的问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申请电子邮箱操作演示
-(我)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示申请电子邮箱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学生)跟随老师的操作步骤,尝试在电脑上申请自己的电子邮箱。
-(我)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申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电子邮件发送与接收操作演示
-(我)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示电子邮件发送和接收的基本操作。
-(学生)跟随老师的操作步骤,尝试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我)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电子邮件附件添加与下载操作演示
-(我)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示电子邮件附件的添加和下载操作。
-(学生)跟随老师的操作步骤,尝试添加和下载电子邮件附件。
-(我)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电子邮件使用注意事项讲解
-(我)讲解电子邮件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邮件礼仪、信息安全等。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我)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使用电子邮件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
7.互动环节:电子邮件应用场景讨论
-(我)提出几个电子邮件应用场景,如请假、咨询、报名等,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撰写邮件。
-(学生)分组讨论,撰写邮件草稿。
-(我)邀请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并对优秀邮件草稿进行点评。
8.课堂小结
-(我)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子邮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
-(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加深对电子邮件的理解。
9.课后作业布置
-(我)布置课后作业:使用电子邮件给老师发送一封自我介绍的信件。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10.教学反思
-(我)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电子邮件礼仪:介绍在商务和日常交流中,电子邮件的撰写和回复应该遵循的基本礼仪,例如邮件格式、称呼、正文结构、落款等。
-电子邮件安全:讲解电子邮件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如垃圾邮件、邮件欺诈、病毒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