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从基本键开始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第2课从基本键开始》是音乐学科一年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紧承第一课的认识键盘基础,本课内容以学生已掌握的基本音乐知识为前提,深入浅出地引入基本键的认识与运用。课程紧密联系课本,围绕C大调的基本键——C、D、E、F、G、A、B,引导学生通过听觉辨识和手指练习,掌握各个键的位置及其对应的五线谱音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提高对基本键的熟练度,还能为进一步学习音阶和简单曲目的演奏打下坚实基础。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结合,旨在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第2课从基本键开始》以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为核心,结合新课程标准,重点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性表达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形成以下核心素养:
1.音乐感知能力:学生能够通过听觉辨识不同基本键的音高与音色,提高对音乐的敏感度和辨识力,培养音准感和节奏感。
2.审美鉴赏能力: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基本键在音乐中的美感,感受音乐旋律的和谐与优美,培养音乐审美情趣。
3.创造性表达能力: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键知识,创作简单的旋律,发展音乐创造力,提高音乐表达与沟通能力。
4.团队协作能力:在课堂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本节课紧密联系课本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基本音乐知识的基础上,全面提升音乐综合能力,为未来的音乐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基本键的认识: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C大调基本键(C、D、E、F、G、A、B)的认识。教师需引导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辨识这些基本键,并能够将其与五线谱上的音符相对应。
举例:通过钢琴弹奏,让学生听辨并指出哪些音属于基本键,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音在五线谱上的位置。
(2)基本键的演奏:学生需要掌握C大调基本键的演奏方法,包括正确的指法和键位,并能够在钢琴上独立演奏简单的旋律。
举例:让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基本键的指法练习,并通过演奏简单的曲目巩固所学。
(3)基本键的音程关系:理解C大调基本键之间的音程关系,如半音和全音,以及它们在五线谱上的表现。
举例:通过五线谱和钢琴键盘的结合,让学生观察和理解相邻基本键之间的音程关系。
2.教学难点
(1)音高的准确性:学生往往在音高辨识上存在困难,特别是在没有视觉辅助的情况下,难以准确辨别不同基本键的音高。
突破方法:通过反复的听觉训练,如听辨练习和音乐游戏,增强学生对音高的敏感度。
(2)指法的熟练度: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掌握正确的指法是挑战之一,需要反复练习才能达到熟练程度。
突破方法:设计一系列简单有趣的练习曲,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指法,逐步提高熟练度。
(3)音程关系的理解:理解基本键之间的音程关系对于学生来说可能较为抽象,难以直观把握。
突破方法:使用图表和实物模型,如五线谱卡片和钢琴键盘模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音程关系。
(4)创造性表达: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键创作简单的旋律,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存在难度。
突破方法:提供一定的创作框架和动机,如固定的节奏型或起始音符,降低创作难度,逐步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
-确保每位学生都备有音乐课本,特别是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章节。
-准备基本键学习指南,包括五线谱和键盘图解,方便学生随时查阅。
-分发课堂练习册,其中包含基本键的练习曲目和听力辨识练习。
2.辅助材料:
-制作基本键的彩色图片和键盘图,挂在教室墙上,便于学生视觉记忆。
-准备五线谱和基本键对应的PPT或动画,通过多媒体展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收集基本键学习的教学视频,包括正确的指法演示和简单的演奏示例。
-准备音乐游戏和听力训练软件,用于课堂互动和巩固学习内容。
3.实验器材:
-准备足够数量的钢琴或电子琴,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
-如果可能,提供小型钢琴键盘模型,让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中直观地了解键位和音程关系。
-确保所有乐器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4.教室布置:
-将教室座位按照小组形式排列,每组配有一台钢琴或电子琴,方便学生进行合作练习。
-设置一个中央演示区,用于教师示范和学生的展示。
-在教室四周布置五线谱和基本键相关的视觉辅助材料,创造一个音乐学习的氛围。
-如果空间允许,设置一个独立的听力训练区,减少课堂噪音干扰,提高听力训练的效率。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从基本键开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音乐中的简单旋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