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3
ADDINCNKISM.UserStyle《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实践课程)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号
3023S06009
开课单位
国际学院
课程名称
(中文)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英文)CurriculumDesignofOperatingSystem
课程性质
选修
考核类型
考查
课程学分
1
课程学时
1周
课程类别
学科核心课程
适用专业(类)
软件工程
二、课程描述及目标
(一)课程简介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学科核心课程,旨在培养设计实现操作系统的能力和完成系统的实践能力,加深对操作系统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的知识理解。本课程主要基于操作系统理论。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使学生在设计完成模拟操作系统中加深对操作系统原理和实现方法的理解。进一步对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接口五部分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进行学习,并学习系统设计和提高编程能力。
课程目标1:通过模拟操作系统的实现加深对操作系统工作原理的理解;
课程目标2:通过模拟操作系统的实现加深操作系统实现方法的理解;
课程目标3:通过模拟操作系统的实现系统设计和实现,提高系统设计和编程能力。
三、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1-1:软件工程基础理论知识
课程目标1、2
1-2:软件项目管理与开发知识
课程目标1、2
2-1:求学能力;2-2:工程实践能力;2-3:信息获取能力;
2-6:组织协调能力;3-2:创新意识;3-4:专业素养。
课程目标2、3
四、教学方式与方法
教师布置课程设计要求,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系统设计。学生选择进程管理和文件管理其中一个题目,完成系统设计、编写代码,运行测试,并撰写课程设计报告。最后,要求学生演示其完成的模拟系统并回答相关问题。
五、实践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践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
方式
对应课程目标
1
进程管理
在采用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或其他进程调度算法)的基础上实现单用户多进程的进程管理部分,包括:主存分配与回收、设备的分配与回收、进程的创建、撤销、阻塞唤醒和进程调度等。
1周
实训
课程目标1、2、3
2
文件管理
在采用不连续文件结构基础上实现单用户的磁盘文件管理部分,包括:文件的逻辑结构、文件的物理结构、目录结构、磁盘分配回收、文件的保护和用户接口。
1周
实训
课程目标1、2、3
合计
1周
六、实践成果呈现要求
实践报告:1.题目、中文摘要、关键字
2.目录
3.系统分析
4.系统设计
5.系统实现(主要功能代码段)
6.系统测试
7.总结
成果作品:可正常执行的源程序。
七、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
(一)考核类型:?考试eq\o\ac(□,√)考查
(二)考核方式:eq\o\ac(□,√)实践报告eq\o\ac(□,√)实践作品?项目汇报
?其它:
(三)成绩评定:
考核
依据
建议分值
(百分比)
考核/评价细则
对应课程目标
平时
考核
100%
课堂表现
10%
是否旷课,迟到,早退。是否课上认真完成课程设计。
课程目标1、2、3
系统完成
30%
根据系统完成程度和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课程目标2、3
系统演示
20%
根据系统演示是否流畅,错误多少
课程目标3
演示问答
20%
根据回答问题的准确程度判定
课程目标1、2、3
实验报告
20%
根据撰写完整性和正确性判定
课程目标1、2
期末
考核
0%
八、课程目标达成评价
课程目标的实际达成效果计算方式如下,达成值越高,教学效果越好。
课程目标达成度
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度
九、教学参考书
(一)教材
《操作系统习题解答与实验指导》,张明王煜刘一凡,中国铁道出版社,2017,第四版。
(二)教学参考书
《操作系统》,刘振鹏、张明、王煜,中国铁道出版社,2016,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