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条码技术与应用协会团体标准
《商品源数据数据质量控制实施规范》编制说明
一、标准制定工作概况
1项目来源
本标准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向中国条码技术与应用协会提出立项申请,项目名称:《商
品源数据数据质量控制实施规范》。
2标准起草单位和起草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江西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3标准研究、起草过程
3.1标准研究
为向生产者、流通者、销售者、消费者等提供优质的商品信息数据,不仅满足大数据时
代对商品信息多角度、多层次的应用需求,也能协助贸易各方进行无缝的数字化交流,并为
商品条码系统成员提供数据质量管控标准,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特立项研制《商品源数据数
据质量控制实施规范》。
本标准的研究导向是,针对商品实物的测量、拍摄、标签信息采集制定质量控制实施规
范,使商品源数据符合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对商品信息的通用规范,可以直接应用于
全球数据共享。数据质量控制的目标是,确保数字化的商品源数据信息与商品包装标签上印
刷的主数据一致,并符合统一的数据规则、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与国际应用惯例。
3.2起草过程
2021年3月,团体标准《商品源数据数据质量控制实施规范》的研制工作正式启动,
组建了标准起草工作组,对组成工作组的各单位负责人、工作职责和标准编制计划达成共识。
2021年3月上旬,工作组成员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经过调研和讨论,结合
标准起草单位的实际操作经验,明确了标准的主要目标、内容结构。
2021年3月-5月,工作组提出了标准框架,并根据标准框架结构编制形成草案。
2021年5月中旬,向协会提交立项申请书、编制说明及标准草案,申请立项并获批。
2021年7月下旬,工作组召开项目论证及研讨会议,收集专家意见和建议。
2021年8-12月,工作组根据专家意见和建议召开内部讨论会,经多次研讨和修改后,
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3.3广泛征求意见
3.4标准审评
3.5标准报批
(根据标准版次修改调整)
二、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及确定依据
1编制原则
标准编制遵循“合规性、完整性、准确性、适用性、唯一性”的原则,严格按照GB/T
1.1-202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进行编写和
表述。
2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商品源数据质量控制实施规范的术语和定义、数据质量控制基
本原则、商品测量要求、商品图片要求、商品属性值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商品源数据的质
量控制。
2、术语和定义:本标准的术语和定义包括商品标签、商品属性信息。
3、数据质量控制基本原则:提出数据规范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的原则。
4、商品测量要求:包括计量单位与数值修约,零售单元、非零售单元的测量要求等。
5、商品图片要求:包括图片视图、拍摄要求、图片处理和图片命名等。
6、商品属性值要求:对商品通用属性的属性值进行规范。
三、主要分析和预期的社会经济效果
《商品源数据数据质量控制实施规范》将有利于优化后台管理,提升数据采集管理能
力和效率,为数据质量控制工作提供明确的指导,从源头确保商品源数据的规范性、完整性、
准确性。
通过控制商品源数据质量,可以提高数据价值,从而提升数据分析决策的准确性和实用
性,同时也有助于普及商品条码标准及业务知识,为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打下良好的信息化
基础。通过执行本标准,可以为制定数据质量评价与考核标准提供依据,从而对各个单位的
数据质量开展评价、考核与质量问责。而通过数据质量评价与考核,又可以反过来促进数据
质量控制,形成良性的数据质量改进循环,从而增强数据质量管控能力。
通过形成统一规范的商品源数据质量控制标准,可以明确数据质量要求,指导源数据服
务工作室的数据质量控制工作,进一步促进商品源数据内容的标准化、规范化,把好“质量
关”,提升商品源数据质量水平,协助贸易各方进行信息交互,助力互联网经济行业的数字
化发展。
四、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及水平的简要说明(含与现行法律法规
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遵循我国法律法规、标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一)法律法规
(1)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