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35.160CCSL60
团 体 标 准
T/AI130—2024
基于区块链的视频系统可信赖要求
Trustworthinessrequirementsforvideosystembasedonblockchain
2024-11-29发布 2024-11-29实施
中关村视听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发布
T/AI130—2024
T/AI130—2024
T/AI130—2024
T/AI130—2024
I
I
II
II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2
5系统架构 2
6技术要求 4
附录A(资料性)系统工作流程 11
附录B(资料性)场景应用 13
参考文献 1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AI标准工作组提出。本文件由中关村视听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岛海信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山东大学、天津大学、美的集团(上海)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云天励飞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天翼数字生活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蚂蚁金服(杭州)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燧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世纪好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微、方静、刘琚、李克秋、姚昌松、陆月明、饶雪、殷惠清、吕冠中、徐浩、孙曦、王思善、钟凯伦、秦日臻、朱辉、王婷、何晨迪、孙萁浩、刘常昱、王士宁、曹旭、刘秀龙、高雪松、蔡亚森、左金鑫、代翔、贾立鼎、张鸿伟、孟令邦、马豪、马立原、高雅、曹若菡、杨睿毅、赵奕捷、邹名伊、张维、程学军、周素雨、李玉楷、赵海英、崔晓冉。
T/AI130—2024
T/AI130—2024
T/AI130—2024
T/AI130—2024
PAGE
PAGE1
PAGE10
基于区块链的视频系统可信赖要求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基于区块链的视频系统可信赖框架,规定了基于区块链的视频系统数据采集、传输、处理、使用、存证,以及分布式管理、跨链互操作的可信赖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可信赖的基于区块链的视频系统设计、应用及测试。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3572-2023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术语
术语和定义
GB/T43572-202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视频系统videosystem
具备音视频采集、传输、存储、处理、管理、播放功能的系统。
注:本文件中的视频系统组成中不包含对应的硬件设备。
3.2
可信赖trustworthiness
系统满足利益相关方期望并可验证的能力。
注1:依赖于语境或行业,也依赖于具体的产品或服务、数据以及所用技术,应用不同的可信赖特征并对其进行验证,以确保利益相关方的期望能得到满足。
注2:可信赖的特征包括实时性、可备份性、安全性、可控性、隐私性、透明性、可追溯性。注3:可信赖作为一种属性用于描述服务、产品、技术、数据和信息,在治理中也用于组织。[来源:GB/T41867-2022,3.4.2,有修改]
3.3
上链存证 recordon-chain
将信息写入到区块链并持久化存储的过程。
3.4
跨链cross-chain
不同区块链网络之间实现数据和资产交互和通信的能力。
注:跨链允许不同链上的节点进行安全的数据传输、共享和交互,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信赖性。
3.5
跨链通信cross-chaincommunication
不同区块链网络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通过跨链桥或其他跨链技术实现不同链上节点之间的数据交互和共享,促进跨链互通的实现。
3.6
跨链验证cross-chainverification
通过多个链上的节点和共识机制来验证跨链事务的有效性以及数据和交易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3.7
跨链可追溯性cross-chaintraceability
通过区块链技术和跨链验证机制,提供对跨链操作的审计和验证能力,在跨链操作中追溯和记录数据和交易的来源和历史,确保数据的可溯源和真实性。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